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西夏的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南宋建立

 

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①宋对夏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③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杨家将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 北宋与金的战争

B. 南宋与辽的战争

C. 北宋与辽的战争

D. 南宋与金的对峙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防止和杜绝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跋扈和兵移政变局面的出现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使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多,出现财政危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 赵匡胤    B. 赵光义    C. 赵普    D. 石守信

 

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在谁的治理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唐朝形成的两个治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2)上述繁荣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结合隋唐历史,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观察下列电视剧的海报,回答问题。

(1)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哪位皇帝纵横跌宕的一生?请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说出两方面即可)

(2)结合图二,请你说说武则天对唐朝起了什么作用。

(3)结合图三说说唐明皇是谁,他统治的前期被后人赞誉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以上三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国家兴盛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三个方面即可)

 

列举唐代三位著名诗人以及对他们的美誉。

 

列举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

 

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几个朝代统治,历史上合称为:(  )

A. 十国    B. 三国    C. 七国    D. 五代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 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 安史之乱

 

日本奈良的招提寺、我国陕西西安的空海纪念碑都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他们体现的主题是

A.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唐代的对外交往

C. 明朝的建筑成就    D. 清朝的经济繁荣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 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 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 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A. 唐朝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 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是说明李白的诗具有(   )

A. 浪漫主义精神    B. 现实主义精神

C. 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 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A. 专制与跋扈    B. 颓废与反抗    C. 开明与开放    D. 任性与狂妄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汉朝

 

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B. 鉴真法师东渡日本

C.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建立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题文)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早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隋朝

 

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 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 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了欧洲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结合材料一说明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依据有关事实,说说“第三种东西”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与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有关?

图1:           

图2:             

图3: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    B.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

C. 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 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其中和宋代相关的是(    )    

①指南针②火药③造纸术④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