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回顾党的历史,历次会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觉诞生了! (1)请写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的? 材料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材料四 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哪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这场运动最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梁启超在其《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变革?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据中国同盟会纲领,列举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材料四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侵略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中国的奋斗(第6版)》(徐中约著) (4)材料四中为了“革新国家”,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们高举哪两面大旗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5)从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目的是去除或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B.盲目学习推行西方礼节 C.社会习俗在短时间内得到完全改变 D.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观察下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鼓励民间设厂 B. 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C.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行保护工商业的措施
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A. 重庆 B. 南京 C. 上海 D. 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是指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对下列四副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全民族抗战 B.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正面战场的抗战 D. 第一次国共合作
抗战时期,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重大胜利的指挥官是 A. 彭德怀 B. 贺龙 C. 李宗仁 D. 张学良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由邹韬奋主编的时事政治性刊物《抗战》在上海创刊。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A.中华民国创建 B.黄埔军校创办 C.北伐战争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下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南昌起义 ②红军长征 ③全民族抗战 ④人民解放战争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A. B. C. D.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史学家蒋廷黼(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年二虎之力。下列不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A.创建北洋水师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京师大学堂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与这一观点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唐朝时设置安西都护府 B.清朝时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C.土尔扈持部回归祖国 D.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邓世昌等清军将士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事迹发生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与林则徐领导的哪一事件有关?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武昌起义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 B.鸦片走私的冲击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自然经济的解体
“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和”“合”二字最早连用始见于先秦《国语·郑语》。“和合”思想一方面尊重世间万物殊异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强调整合疏解这些差异、分歧和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源远流长 材料一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摘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 (1)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体现了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任举一例即可) 国家统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2)材料二中所说的“理论”是指什么?结合图一、图二分别指出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的例子。 民族团结 材料三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 (3)古往今来,各民族为我国繁荣发展都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繁荣发展的?
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中国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梅开三度”。(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3)材料三中的“梅开三度”代表中国外交上哪三件大事? (4)综合上述,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国际意义何在?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