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将“和番与取宝'结合在一起……由此东西方商路大开。”该材料评述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行 C.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
廉政和反腐败是政权维护自身生存的基本手段。我国封建王朝第一次在中央专门设置的具有廉政作用的监察官职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节度使 D.锦衣卫
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A. B. C. D.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一组是 A.《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毕昇
明清被誉为“四大名著”的小说中,属于清代的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 A. 罗贯中 B. 吴承恩 C. 施耐庵 D. 曹雪芹
每个朝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
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三国演义》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为了长生不老的目的,却研制出致人死命的战争武器,对炼丹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嘲讽。”这项战争武器起源于 A.火药的发明 B.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编写《天工开物》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 D.维护清朝的统治
平定噶尔丹叛乱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如图片是历史的载体。阅读下列图片,可以了解清朝 A.政治腐败现象 B.有效管辖西藏 C.巩固西北边疆 D.社会经济繁荣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不同于以前的是 A.少数民族贵族的威胁 B.少数民族的分裂与叛乱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大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回族形成 D.设置驻藏大臣
“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封锁沿海港口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 A. 纺织业 B. 采矿业 C. 运输业 D. 餐饮业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代军机大臣曹振镛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深得历代君主欢心。其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这反映了 A.军机处决定重大事务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内阁要参与机要事务 D.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率领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是 A.陈胜 B.吴广 C.黄巢 D.李自成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 A.郑成功 B.岳飞 C.张骞 D.戚继光
下图是明代的青花扁壶,青花色彩艳丽,纹饰秀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该青花瓷器可能出自制瓷中心 A.汝窑 B.钩窑 C.景德镇 D.邢窑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八股之害”与“焚书”都( )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 宣扬国威,换取海外奇珍 C. 开辟海上新航路 D. 平定准噶尔贵族势力的叛乱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帝的生活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