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A. 200-400 毫升    B. 100-200毫升

C. 600-800 毫升    D. 400-600毫升

 

在肾脏的结构中,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球

 

在下列血液的成份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

A. 血小板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浆

 

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指的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前三者都是

 

医生给病人验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这种血来自于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前三者都是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

A. 心脏    B. 动脉    C. 静脉    D. 毛细血管

 

下列有关动脉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 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动脉,如桡动脉.

C. 动脉血管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D. 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脉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心脏

 

观察如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最高级的消费者是_______

(2)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连接构成了_________。最长食物链有_______种生物。

(3)写出对鹰来说能量消耗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所有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分解者是___________

(3)图中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

(5)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 。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

(6)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技能的问题。

1)请写出甲的下列结构名称: [1]     [2]     [3]    [5]     [7]

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双手转动___________,得到白亮的视野。

3)如果对光后看不到明亮的视野,你认为下列哪项措施最无效?(     )

A.转动目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遮光器    D.转动反光镜的位置

4)用下列哪一组镜头观察装片,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5X,物镜40X

C.目镜10X,物镜10X

D.目镜10X,物镜40X

5)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被观察物体的物像,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___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①─④

 

2011•南宁)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A. 目镜上    B. 在装片上

C. 在反光镜上    D. 在物镜上

 

有一物象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    )

A. 有平面结构    B. 薄而透明    C. 形态不规则    D. 有生命力

 

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生物之间有( )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分工关系

 

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

A. 岩石圈的表面    B. 大气圈

C. 水圈    D. 在生物圈的任何地方

 

在探究实验中,其步骤大致是 (  )

A. 做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交流并得出结论

B. 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实施计划交流并得出结论

C.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交流并得出结论

D.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做出假设实施计划交流并得出结论

 

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成语包含的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 蝉→螳螂→黄雀

B. 蝉←螳螂←黄雀

C. 柳树←蝉←螳螂←黄雀

D. 柳树→蝉→螳螂→黄雀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    D. 周围的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荒漠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海洋生态系统

 

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

A.     B. 野鼠    C. 牛羊    D.

 

个由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苦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

量会(  )

A. 直线上升    B. 直线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先上升后下降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农田    B. 一块草地    C. 生物圈    D. 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蝴蝶 珊瑚 黑木耳 智能机器人 青苔 流星

A. ① ③ ⑤    B. ① ② ③ ⑤    C. ② ④⑥    D. ④⑥

 

如图是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 d ]______和[ e ]______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______,在[ a ] 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______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⑤]腹面之分,左侧和右侧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口(如图中的代码[ b ]和[______])无肛门。

 

图是鲫鱼的结构图,请看图回答:

(1)鲫鱼的体型呈____,有利于____  

(2)鱼在水中停止游泳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地张开和关闭,使水由口流入,由鳃孔流出,其主要生理意义是完成____

(3)“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躯干和G____的摆动,主要靠胸鳍和____(填字母)维持平衡。

(4)研究表明,鱼类是深度“近视眼”,视力范围一般为1-2m。但他们不会与礁石、船只相撞,这是因为它们身体表面两侧各有一条____,可以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