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

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后,某班开展了一次与此有关的专题活动,请你一道参与,完成后面题目。

【活动一】小王同学搜集到下面两组诗句,请你帮他们辨别一下,诗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李刚同学对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物候的差异不能理解,请你给他解释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春色未曾看。

(2)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__。                        (卢纶《塞下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陈涉世家》)            

(7)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 ,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9)________________ ,猛浪若奔。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 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新的姿态拥抱未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jī diàn人生……通过心怀敬畏,智慧的品质得以提升。心怀敬畏,不能只是高谈阔论;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 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作者的行踪,描绘了山泉的各种声响和情态,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析】
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 《林中小溪》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 《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文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D.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宋文学家。本文刻画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热烈欢迎 良师益友 尊重师长 精力充沛

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美丽  聪明  伟大  勇敢  优秀  鲁莽

解说:这几个词都是形容词。

C.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远近横着荒村”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 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D. 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B. 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 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D. 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 随着“扬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shà)   冰(báo)   首(qiào)   玲珑透(tī)

B. 瞭望(liáo)  意(qiè)   匀(chèn)   瘦骨峋(líng)

C. (hé)    精(suǐ)   阻(sè )     分道扬(biāo)

D. 子(wéi)   地(ké)    装(xiáng)  销声迹(nì)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作文: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材料,依据你的理解与感悟,从歌词的内容、主题、情感、写法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向某电视台“中国好歌词”节目组写一封推荐信,要求符合推荐信的格式,言之有理,语句通顺,120字左右。

时间都去哪了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监司大骇,之校书____________   ⑵两使促之      ____________

    ⑶使者,欲收悦    ____________   ⑷使者下阶谢,乃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

3.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①一个同事,用着20年前大学时期破烂不堪的雨伞,冬天也穿着常被人嘲笑的地摊上买的便宜羽绒服,相对他不低的收入,他是节俭呢还是吝啬?如果我告诉你,他是江苏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大学生,而且身体有一些残疾,童年吃了很多的苦,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在他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么你会说他是节俭还是吝啬呢?节俭与吝啬虽然两词褒贬截然不同,然而其间的界限却真是不易把握的。

②人对价值或者行为的认知来自周围环境,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接纳也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同学就是一个大环境,有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就像我的那个同事,他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虽然他坚定地秉持了自己的原则。而一些人对“节约之星”之类的榜样或者模范作用的抵触,才是在一个社会奉行节约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③其实调节个人与整个环境(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很简单: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俭,如何把这种观念让个人真正地接受与执行。

④首要原则是“和谐”。和谐意味着不与环境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以有一些漂亮的,可以穿很久的衣服,用不着总是衣着破旧以彰显自己的节俭;也不用过分痴迷易变的时尚或者名牌。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与他人的共识,一种默契,存在于社会与个人的集体意识之中。任何时代都有穷奢极欲的人,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追求浪费,并把这种炫耀式追求和个人的财富地位相联系时,这个社会便存在问题!“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俭”的问题,这也是建立大众节俭意识的过程。

⑤而如何完善地建立“节约”的标准,是一个非常细化的庞大事业,需要点点滴滴的行动,简单的口号与教条化教育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2005年夏天,6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了“26℃空调节能行动”就是一个非常细节化的行动,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当人们从身体健康以及整个环保与节约意识中懂得这个道理时,行动起来就快捷有效了。2006年“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也是这种细化的教育活动。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同事的新居,看到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问起他,他才解释说是把洗衣机的排水存下来可以冲厕所用。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平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边这个并不张扬的人竟有这样很细节化的节约意识,从那之后我对他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我相信只有在很小的事情上真正形成了一种普遍意识时,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了。

⑥回到“节俭还是吝啬?”当人们认为你怎样的时候,那就是怎样,这就是公共意识!如果进一步,如何让人们认为我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呢?说大呢,那是社会的事情,老百姓呢,毕竟省了不少钱啊(还不会被人们背后说是吝啬鬼),这才是“节约型社会”对普通个人的真正好处。大有大的思想、计划和考虑,小有小的算盘和实际生活,让节约的观念和行动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像春雨般地“润物细无声”,才是最实际和最现实的做法。而要不要“节约之星”的漂亮帽子,就变得不甚重要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讲同事的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第五自然段运用同事新居中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的论据,是要证明什么观点?你能从生活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5.文中说节俭“毕竟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你能写出有关节约的古诗文或者格言吗?

                                                                        

6.电视台要制作“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公益广告,请你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构思新颖,最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一)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想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忿恨。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那盏灯,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爸爸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几分钟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黯淡无光的走廊便瞬间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爸爸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爸爸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不过是1元5角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

我笑,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况且,这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要从这经过呢。

爸爸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的烟头、纸屑、菜叶。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贴,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爸爸一眼,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爸爸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心里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相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不自己主动找,它怎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3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已经过去5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操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爸爸得知后却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这笔钱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何必跟他客气?

爸爸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一笔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着把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听说他还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

爸爸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么?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十几年的光阴过去,回过头看看,我发觉捏着硕士毕业证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爸爸面前,原来是如此地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素朴、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4年11期)

1.文中叙述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语境,品位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那盏灯,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2)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爸爸一眼,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韩、魏灭             或以为死,或以为

B. 陈胜、吴广皆次当      必能使阵和睦

C. 项燕为楚              上使外

D. 天大雨                与皆来计事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小说《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C.《望江南》作者温庭筠,这首词的风格属于婉约派。

D.《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属于国别体。

(2)、根据作品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有关人物的名字和作品的名称。

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谁)          道:“……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本语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语段中的“谁”指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

(2) 《商山早行》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中体现梅花高洁、坚贞品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意思一致。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走进农庄,成片成片的桂花开得像海一样,分外妖ráo_______。空气中香味浓yù_______得风都吹不散,满山如云的香气,让人如chī_______如醉。这真是一种无与lún_______比的享受。

 

以“下一次,我会做的更好”为题作文。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流泪的蓑衣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1.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中,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2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

①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 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 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 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2.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声”指_______________;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何尝”的词性是_________,对表达句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 的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

B. 王命急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

C. 晖夕阴,气象万千              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D. 率妻子邑人来此               哀转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综合性学习:汉字文化

【材料一】某校开展汉字造型秀活动,有同学设计出下列图形。

         (图片)             鱼(图片)          果(图片)

             

(甲)                  (乙)                (丙)

(1)选择其中一图,谈谈其在设计上的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某机构通过对1100名网友调查,排名前十名的最有价值汉字统计如下表

名次

文字

票数

8359

7897

7385

7267

7220

6439

7151

5256

4302

4006

 

(2)探究并归纳出这些汉字能够入选最有价值汉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现在汉字听写大赛越来越难,字也越来越偏。这些电视节目因为有商业化的倾向,它要收视率、要比赛,就不再考虑节目的教育功能。要参加这个节目的参赛选手是初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有学习任务,考的字越来越难,这就必然让少数参赛的学生去背字典,成为比赛明星。而多数的学生更加认为汉字太难、不可企及。(摘自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答记者问)

(3)请根据材料三,为某校将举行的汉字听写比赛,提一条活动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