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食品与健康(9分)

  ⑴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⑵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⑶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⑷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⑸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⑹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⑺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与健康有什么关系?(2分)

2..阅读文章⑵⑶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任选其一)(2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选一词作答即可)(2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4..材料: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结合文章,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理由)(3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8分)

①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来,你就不说他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

②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那一处,连家眷一齐去,把这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便把帐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了,像这细贵的货,都分着送与亲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买,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倒 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方不算遭塌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

③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因又说道:“看着你这样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你,说你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贾芸听这话入了港,便打进一步来,故意问道:“原来叔叔也曾提我的?”凤姐见问,才要告诉他与他管事情的那话,便忙又止住,心下想道:“我如今要告诉他那话,倒叫他看着我见不得东西似的,为得了这点子香,就混许他管事了。今儿先别提起这事。”想毕,便把派他监种花木工程的事都隐瞒的一字不提,随口说了两句淡话,便往贾母那里去了。

④贾芸也不好提的,只得回来。……那贾芸一径回家。至次日来至大门前,可巧遇见凤姐往那边去请安,才上了车,见贾芸来,便命人唤住,隔窗子笑道:“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的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儿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求叔叔这事,婶子休提,我昨儿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笑道:“怪道你那里没成儿,昨儿又来寻我。”贾芸道:“婶子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子。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

⑤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贾芸笑道:“既这样,婶子明儿就派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好婶子,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的好,再派我那个。”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也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说毕,令人驾起香车, 一径去了。

1..第③段中,凤姐接受了贾芸的香料,“便要告诉给他事情管的话”,但终究又没有提,这是为什么?(可联系上下文思考作答)(2分)

2..当凤姐与贾琏沟通后,发现了贾芸的谎言,贾芸半真半假地说出他正为求贾琏而后悔,你认为他这么说能起到什么效果?(3分)

3..第⑤段,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的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不好?”这是凤姐的真心话吗?请加以分析。(3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4分)

雨   晴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2分)

 

如果我们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语言在悄然演变。比如,现在有人叫“粉丝”,说的是“追星族”;现在有事叫“海选”,说的是“初赛”。请你写出下面时兴词语的通常说法。(3分)

(1)学习方法小贴士(英语“tips”的音译)                         

(2)他是位潮剧发烧友(起源于香港)                            

(3)草根明星是兔年春晚的最大卖点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人肉搜索是猫扑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与“百度”不同,它更接近于“爱问”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人肉”一词虽然掺杂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准确地表明了其特点——搜索行为的原动力,不再像传统的搜索方式那样,仅仅依靠某个网络程序或者冰冷的互联网资料库,而是更多地靠无数有着真实血肉之躯的网民亲身参与,由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向提问者送上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补充、完善,直到最后得出较为确切的答案。

请结合以上文字,给网络新词语“人肉搜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0字。

                                                                        

 

填空。(8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万里来游还望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4)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有此妙。(7)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答题。(8分)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   ),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A    (①自卑②自弃③自甘堕落)!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抹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qiè)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能在森林和沃(   )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而在戈璧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啊!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B(①坚固②巍峨连绵③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做一座朴实无华的桥吧,让那些被流水和深(hè)(    )阻隔的道路重新倡通!

(1)给上文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A花瓣(      )              B沃野(      )

C(qiè)__   而不舍           D深(hè)__   _

(2)请从文中画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上。(2分)

A_______        B______

(3)上面的文字中有两个书写有误的字,将其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作文。(50分)

题目: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

感受;

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5—31题。(14分)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

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2分)

答:(1)_____       ______(2)                  

2.、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⑻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2分)

6ec8aac122bd4f6e答:谜:

 

底:

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1分)

5.、根据语境,解释第⒀段中加点词“芬芳”的意思。(2分)

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4题。(12分)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23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            恐托付不(              )

庶竭驽钝      (                 )        夜忧叹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3.、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2分)

                                                                                 

4.、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从列出的五项中任选一项,参考示例,写出其具体的内容。(1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振,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排八阵

[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5.、《出师表》选段中哪一句话也表明了诸葛亮“澹泊明志”的志趣?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选文第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相应的句子。(1分)

7.、从选文看,诸葛亮回顾先帝“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2分)

                                                                                 

                                                                          

8.、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9.、下面是诸葛亮祠中的一副对联,请你从列出的四项中任选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两表:______    __  一对:_______    _   鼎足:____  ____  六出:__    _____

10.、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此皆实  用心苦    B.畅军事  家喻户

C.死之臣  衣缩食    D.日而待  千方百

11.、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用原文回答):(2分)

(1)                                                                              

(2)                                                                                                                                            

12.、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分)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 3 2 1 4       B. 1 3 2 4     

C. 2 3 1 4       D. 4 3 1 2

 

看下面的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 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与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上面两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①两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②鲁迅侧重的是:                                                        

③歌德侧重的是: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了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习电脑充满了信心.

 C 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D 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听到有人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失滔滔(立刻)    略文采(差)     多应者(应当)

 B 章取义(分开)    强聒不(舍不得)   不使命(辱没)

 C 以谏故(屡次)    德量力(估计)     化为有(没有)

 D 为信然(说)      引喻失(恰当)     本题主(重点)

 

下列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 一代天骄     媚上欺下      狐军奋战      黎民百姓

 B 温声细语     断章取义      恼羞成怒      重蹈履辙

 C 理智易明     恪尽职守      气吞斗牛      弥留之际

 D 无与伦比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一扌不黄土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妖(rǎo)   褓(qǎng)   进(pián)   唐(jū)

 B 承(tiào)    凿(luì)      鸿(hú)       白(píng)

 C 风(sāo)     休(jìng)     扶(yè)       毅(yuè)

 D 偻(gōu)     艋(zé)     渎(xiè)      素(gǎo)

 

写作(55分)

因为星星与月亮在一起,夜空更加璀璨;因为小草和鲜花在一起,大地更加缤纷;因为心与心在一起,牵挂更加浓烈;因为我们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生活更加丰富;因为我们与书籍、名人在一起,思想更加深刻……

请以“因为与你在一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题目:因为与你在一起

 

[三](15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3)不以物喜         以:            (4)是进亦忧         进: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3..【甲】文中的“本心”是指                                   (2分)

“古仁人之心”在【乙】文中的具体体现是                                

                                                    (2分)

4..【乙】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请你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人物呢?(3分)

答:                                                             

                                                                  

 

[二](22分)

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4分)

                                                                            

                                                                             

2..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                 ____;

第二件事写的是_______             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写的是______              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3..语言品味(6分)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3分)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3分)

                                                                            

4..说说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4分)

                                                                           

                                                                            

5..“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3分)

                                                                             

                                                                            

                                                                           

 

[一] (18分)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二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选文有改动)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章第②段论述了所谓“天才”、“神童”的可悲后果后,紧接着在第③段列举了牛顿等人勤学成才的事例。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1)~(4)题。(12分)

    材料一:在美国,各社区都有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去阅读。德法等国都设有国家阅读基金,通常由国家领导人担任主席或名誉主席。韩国为了推动国民读书,也有各种各样的读书组织和读书节……中国对国民的阅读状况也非常关注,提出了“国民图书阅读率”这个概念,每隔两年在国内进行一次调查。

材料二:目前,安徽省各中小学正在积极推行“课外阅读”活动,通过师生诵读、经典推荐、读书征文等活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切实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 学校将围绕“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请你为该问卷设计两个问题。(4分)

                                                                          

                                                                           

(3)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3分)

                                                                          

(4)活动中,某班学生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3分)

                                                                           

                                                                            

                                                                           

 

运用你课内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A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火光烘烘腾起,再一遍,更着百倍;又一遍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文段节选自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A指的是                             (人物),请写出其性格特点:                                                                    。(2分)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2分)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有手,土地就会变肥wò。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不要怕山峰耸,只要你有毅力,山峰就在脚下。不要怕长夜黑暗,只要你能忍耐,光明就会出现。

你想想:哪块贫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粮食;哪条遥远的道路,不在我们的前进中逐渐缩短;哪座巍峨的高山,不在登山者的脚下臣服;哪个黑暗的长夜,不在我们的忍耐中变成光明。伸出双手,迈开脚步,艰毅、忍耐、奋进,胜利就在眼前。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耸(            )        肥wò(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

(3)“巍峨”的意思是                 。“贫瘠”中“瘠”的意思是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⑦                   ,寤寐求之。         (《关睢》)

⑧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2)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或苏轼的《浣溪沙》。

                                                          

                                                          

                                                          

 

作文 (55分)

在九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地走进了“雨、青春、书籍、小说、音乐、孔孟文化、初中生活、风流人物”的世界。沉醉于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兴趣盎然的事物曾让我们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如:昆虫、花卉、乒乓球、小提琴、集邮、兵器、民俗风情、科学小发明、户外旅游、亲情友谊……

请以“沉醉于______________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除诗歌)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500字。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2.、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逐齐师(               )    ②公问其(              )

③望其旗(               )  ④公输盘(       )   

(2)请选出划线字与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公问其故 A.己奉公  B.敌制胜____   

②例句:以牒械    A.民请命  B.下不例____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虽杀臣,不能绝也。

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20分)

徐新

①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质地平凡而拙朴,在它一生最初的五年里,确实很平庸,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生长。在别的竹类争先恐后攀比高度时,毛竹似乎不动声色。但是,当第六个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达到30米的高度,在六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它一生所要达到的高度,并把它的同类远远地甩在身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本溯源,毛竹最后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就是前五年的日积月累,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五年的时间内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积微成著,蓄势后发,才造就了毛竹的一柱擎天。

②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却常比树干长       几倍、几十倍,而正是由于黄山松的根扎得很深,能够汲取岩石深处的养分,才能够坚强立于岩石之上,虽经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③毛竹在蓄势后的“魔法生长”,黄山松在风雨中的“气定神闲”,都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正是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才有了毛竹喷薄而出的奇迹,才有了黄山松悬崖峭壁上的从容。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在逆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困难吓倒;在喧嚣中也能定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也会实现自身的飞跃,成就辉煌的人生。

⑤十九世纪,一个美国男孩靠在火车上卖报纸和雪茄烟为生,可是当旅客们谈起有关投资方面的事情时,他总会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梦想成为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交易商。为了这个梦想,他长大后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万根的K线一根根画到纸上,并对着这些K线静静地思索、潜心地研究。后来他干脆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整整六年,他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终于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预测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于是,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五亿美元,创造的理论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他就是威廉·江恩——世界证券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波浪理论”的创始人。

⑥其实,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伏笔”。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尽可能地积聚力量,不断坚实人生基础,才会在最恰当的时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顺利地攀登上人生的新高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10月上半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4分)

3.、第④段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内容。(3分)

5.、作者说“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伏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是怎么做的?(6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