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15年四国移民比例图,图中的乙国是美国,完成下题。

乙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

A. 资源丰富    B. 气候优越

C. 经济发达    D. 文化教育条件好

 

2017年7月9日,宝兰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它的开通将连接起丝路沿线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多个主要城市,形成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下图示意宝兰高铁线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宝兰高铁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

A. 河南、山西    B. 陕西、甘肃

C. 江苏、陕西    D. 西安、兰州

2.宝兰高铁的建设意义有

A. 方便东西部农、矿产品的运输    B.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C. 大幅度增加江苏港口的吞吐量    D. 促进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环状分布

 

浙江华东铝业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解铝冶炼企业。2017 年 3 月 29 日该企业在关停四年后新增光学薄膜产业,下图为华东铝业发展阶段和生产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华东铝业各发展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A. 阶段一新安江水电站与华东铝业之间形成空间上联系

B. 阶段一到阶段二华东铝业因技术投入而延长了生产链

C. 阶段二华东铝业因产业集聚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D. 阶段三华东铝业的转型导致当地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

2.导致阶段三华东铝业原技术人员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A. 经济    B. 环境    C. 交通    D. 自然资源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l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武汉能入选“设计之都”的主要原因是

A. 两江交汇,地理位置优越    B.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 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捷    D. 高校众多,设计门类齐全

2.“设计之都”称号的获得,将有利于武汉

A. 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    B.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    D. 基础设施的完善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城市工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三城市工业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城市能源工业都很发达    B. 鄂尔多斯电子信息工业发达

C. 呼和浩特冶金工业发达    D. 包头工业结构更合理

2.近些年,内蒙古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在多个省份建立乳制品生产基地,其决定因素是

A. 资金    B. 原料    C. 交通    D. 市场

 

福建省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等名优水果种植;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子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③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进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下图为某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海绵城市概念中,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其目的主要是

A. 快速排除积水    B. 汇集地面雨水

C. 降低土层厚度    D. 防止路面被淹

2.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对建设海绵城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 水污染加重    B. 水处理趋难    C. 下渗面减少    D. 蒸发面增多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水厂以及污水处理厂布局均合理的是

A. 水厂1和污水厂2    B. 水厂2和污水厂2

C. 水厂3和污水厂1    D. 水厂2和污水厂1

2.与E组团相比,B组团布置物流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B. 地形平坦开阔,可用空间充足

C. 靠近山区,环境优美    D. 分布在郊区,土地租金低

 

20-39 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为 1980—2016 年广东和长三角地区的 GDP、20-39 岁常住人口及该年龄段户籍人口占全国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80—2016 年,与广东相比,长三角地区

A. GDP 所占比例始终较低    B. 20-39 岁常住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幅度更小

C. 20-39 岁户籍人口总量减少    D. 经济总量增长慢且经济竞争力减弱

2.为应对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长三角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限制城郊农业发展    B. 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    D.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作

 

下图为“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失衡    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老龄化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治因素

 

下图为“某市2011年~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图中含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例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老年人口比例

2.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市

A. 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阶段    B. 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后减

C. 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沉重    D. 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城市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__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该城市发展较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化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解决过快城市化出现问题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功能区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区的是      ,因为         

(2)C、D属于两个不同级别的住宅区,最有可能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

(3)若E、F两处计划布局自来水厂和化工厂,合理的布局方案是:______处布局自来水厂,      处布局化工厂。

 

读图“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_,但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2)2003年以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4)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量城市知识青年迁往农村,主要因素是_______。(填写序号)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2)B阶段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C阶段可能出现             

__________人口问题。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图中        (A/B/C)的阶段,这跟我国采取        政策密切相关。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选填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A__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__带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低纬/中纬/高纬)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铛铛车是车头挂有铜铃铛的老式有轨电车。近年来,一些城市消失多年的铛铛车得以重现。下图为电动铛铛车景观图,该款车尽可能地还原了老式铛铛车的原貌,堪称是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些城市推出复古铛铛车的主要目的是

A. 方便居民出行    B. 改善城市环境    C. 传承城市文化    D. 改善拥堵状况

2.下列城市发展复古铛铛车可能性最小的是

A. 香港    B. 深圳    C. 济南    D. 北京

 

下图为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国家最可能为

A. 英国    B. 中国    C. 印度    D. 越南

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后期出现的问题有 

①城市中心“空洞化”    ②功能分区不明显     ③逆城市化现象        ④郊区城市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城市化对城市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生物多样性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降水明显减少

③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出现“热岛”现象    ④硬化路面,降水时,地面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 商业区、文化区    B. 住宅区、行政区

C. 住宅区、商业区    D. 行政区、文化区

2.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 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B. 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 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 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是主要原因是 

①促进郊区发展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郊区地租低    ④保护城市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自然资源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2.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现往东南沿海迁移现象,称为“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潮。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潮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利于迁入地城市化发展    B. 减轻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减小迁人地的就业压力    D. 不利于地区间文化交流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最可能表示

A. 从北美洲迁往南美洲    B. 从欧洲迁往南美洲

C. 从北美洲迁往非洲    D. 从亚洲迁往北美洲

2.若甲表示的是安徽省,箭头表示的是2010年以来的人口迁移,则乙最有可能是

A. 河南    B. 上海    C. 新疆    D. 广西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高—低—高”模式    B. ②是原始型模式

C. ③是传统型模式    D. ④是“低—低—低”模式

2.图中①国家可能是    (    )

A. 德国    B. 中国    C. 尼日利亚    D. 印度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 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

C. 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 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B. 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图中A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喜马拉雅垂直带谱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异基础是

A. 水分    B. 热量

C. 水热    D. 光照

2.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垂直带谱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

B. 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

C. 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D. 南坡相对高度小,纬度高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回答下面小题。

1.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 生产性    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B. 河道淤积严重

C. 旱涝灾害减少    D. 含沙量增加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