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图甲为美国五大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年),图乙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图甲中,1英寸=2.54厘米,编者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1.图乙中因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     B.     C.     D.

2.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

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人类使用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 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 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 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如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所属气候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  )

A. 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

B. 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

C. 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

D. 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

2.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中海沿岸多雨

B. 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C. 青藏高原地区正值旅游旺季

D. 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下图中①~⑦示意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及其经度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季节,地的总体天气特点是

A. 低温晴朗    B. 高温阴雨

C. 炎热干燥    D. 温和多雨

2.此时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洋流    B. 地形、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地形    D. 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 ①处为陆风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 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

A. ①减少    B. ②增加

C. ③增加    D. ④减少

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

A. 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 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 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 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 8)。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 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 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右下图)。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3)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但春雨就占全面河流的径流量的40%左右。1月平均气温-15.2℃,7月平均气温为25.7℃。

材料二:棉花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作物。新疆植棉的历史,一般认为不少于2000年,长绒棉更是培育出的优质的棉种。每年9月以后来到新疆,到处都可看见在广阔的得田野里盛开着一片的雪白的银花,吧戈壁绿洲相衬得格外明丽。作为国家重要棉花产区的新疆,已连续20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量全国第一。农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表1是1990年和2010年的农业结构对比表(单位:%),表2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对比表(单位:%)。

请回答:

(1)读材料一,描述图中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读材料一、二,分析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3)读材料二,说出近20年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简要分析新疆种植业内部结构作如此调整的理由。

 

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该农业按产品用途分属于       农业。该区域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气候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2)右图中bc区域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类型在我国      地区最典型。

(3)右图中东北部五大湖周围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4)简述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2016年底,广西钦州市首个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选址沙角村,占地约1500亩)。该项目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是集光伏发电、农业大棚种植、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属于该地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是

A. 海拔低,热量丰富    B. 纬度低,日照强度大

C. 科技水平高    D. 劳动力丰富、廉价

2.光伏农业大棚建成后可有利于沙角村

①促进农业人口大量外迁 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③调节农作物的采光条件 ④改变土地利用性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这最主要得益于(     )

A. 精心采摘,手工炒茶    B. 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C.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D. 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4.每年冬天,当地茶农为减少茶树受霜冻的影响,常采用熏烟驱霜的方法,这是因为烟雾能够(   )

A. 增强地面辐射    B. 增强大气逆辐射

C. 提高地面温度    D. 增加太阳辐射总量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气候湿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屿气候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田农业    C. 畜牧业    D. 园艺业

3.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岛屿封闭    B. 地形单调    C. 降水过多    D. 人类破坏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 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 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2.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特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铲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 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 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 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

3.该地区的传统作物——青稞属于(     )

A. 喜热植物    B. 喜光植物    C. 喜水植物    D. 喜阴植物

 

下图为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水源    D. 土壤

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 水源充足    B. 土壤肥沃    C. 热量充足    D. 地势平坦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地形、水源    B. 水源、光照    C. 水源、气温    D. 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 太阳能、生物能    B. 风能、石油

C. 地热能、天然气    D. 太阳能、地热能

3.图中③所示山区叙述正确的是

A. 垂直地带性明显,树种丰富。

B. 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该地区可以适宜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D. “三江并流”三江指长江、澜沧江、雅砻江

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A. 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 山地畜牧业——滩羊

C. 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 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  )

A. 小麦、玉米、棉花    B. 玉米、蔬菜、水稻

C. 大豆、甜菜、蔬菜    D. 甜菜、小麦、棉花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地中海气候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材料二  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1)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态破坏,二是 (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质型缺水

(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农村工业污染蔓延和(   )

A.农业自身污染 B.化肥污染 C.农药污染 D.畜禽粪便污染

(3)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

(4)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薄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5)张俐娜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2)A—C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这一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______。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发展的结果。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_______,B_____,C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________工业社会阶段:________后工业化阶段:________。   

(3)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下图中增绘曲线,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

 

以下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①垃圾分类回收 ②私家车出行上班 ③生活用水重复利用 ④使用一次性筷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及中温带

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D.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C.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D.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洪水泛滥,河道不断改道

B. 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C. 长时期的河流泥沙沉积所致

D. 环境污染,水源地的变化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干旱的时期是(     )

A. 距今6000~7000年    B. 距今4000~5000年

C. 距今1000~2000年    D. 距今3000~4000年

 

北极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若冰盖持续萎缩,北极地区

A. 太阳辐射强度将变大

B. 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将增加

C. 出现极昼的范围将变小

D. 过往船只碰撞冰山的危险减小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A.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 人地伙伴论思想    C. 人地对抗性思想    D. 人定胜天思想

 

2013年1月16日,某网站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微博发起“光盘”行动,该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降低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生态可持续发展    B. 社会可持续发展

C. 经济可持续发展    D. 生活可持续发展

2.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下图为我国某地1980年与2012年土地资源利用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    )

A.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 农业生产以城郊农业为主

C. 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D. 城镇化进程加快

2.2012年与1980年相比,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反映出(    )

A. 荒山主要转变为林地    B. 水稻田面积变化较小

C. 麦田全部转变为果林    D. 牛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读漫画《危险》,回答下列各题。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 水资源短缺    B. 全球变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 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 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 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在农业社会阶段,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     )

A. 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主要位于温度较高的热带地区

B. 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分布于水中的渔业资源

C. 农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D. 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主要是动植物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 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 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 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