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环境污染    D. 湿地破坏

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 退耕还林还草    B. 大力修建水电站

C. 人工增雨    D. 大力发展耕作业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分析该地区农事活动时间表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 松嫩平原    B. 黄淮海平原

C. 鄱阳湖平原    D. 准格尔盆地的绿洲

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 低温、冻害    B. 早涝、盐碱

C. 地形、水源    D. 光照、风沙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km,天然落差1324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洪    B. 发电,提高水质    C. 因地制宜开发    D. 大力发展种植业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计算机网络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遥感

2.下列地形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 辽河平原    B. 松嫩平原    C. 三江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3.中国东北地区种植玉米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 低温冷害    B. 地表崎岖    C. 土壤贫瘠    D. 干旱少雨

4.下列关于甲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继续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B. 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C.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D. 建设苹果生产基地

 

宁夏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区,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后,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90元增长到1530 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该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合理措施

①大规模开垦荒地,修筑梯田②营造薪炭林,种植人工牧草③实行草田轮作,缓坡修筑土坝和梯田④兴修水利、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宁夏西吉县人民种草植树,改善生态条件,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 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C. 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D. 防风固沙,减弱噪声,保护农田

3.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用科学理论指导西吉县人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事例说明: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②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的开发利用③对土地资源利用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④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经过一个世纪的繁荣后,于20世纪50年代走向衰落,又经过近三十年的整治,重新焕发生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是

A.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丰富的煤炭资源    D. 丰富的石油资源

2.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炭作为能源,其需求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是

①石油和核能的利用②世界炼钢技术提高,耗煤量减少③炼钢的耗煤量逐年增加④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德国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有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传统产业迁入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这里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又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士高原水土流失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 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过度放牧和降水过多

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 干旱和大风现象

2.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造林种草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 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 草长营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 洪水泛滥    B. 坡地开发

C. 交通线增多    D. 荒漠化范围扩大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右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 产品需求量大    B. 交通便利

C. 劳动力充足    D. 土地租金低

 

目前,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荒漠”是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开凿隧道    B. 滥伐森林

C. 环境污染    D. 过度抽取地下水

2.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采取的有效措施应是

A.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B. 彻底退耕还林

C. 恢复植被,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D. 大力开荒种田

 

2007年5月,我国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冀东南堡油田的开发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冀东南堡油田的最大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暖湿润    B. 依靠政治中心,文化氛围浓厚

C. 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 接近曹妃甸港区和工业区,便于石油的运输和加工

2.伴随首钢迁至曹妃甸及南堡油田的开采,曹妃甸地区将

A. 建成国家能源储备中心和重化工基地    B. 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外迁

C. 主要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D. 发展传统产业,建设出口加工基地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完全致

C. 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⑥    D. ④⑤

 

左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图中①代表居住区,②代表商业区,③代表工业区,④代表文化区。右图为“甲、乙沿线居住人口密度分布状况图”。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判断右图中地租水平最高的地段,并说明判断理由。

(3)近年来,房地产逐渐向该城市东北的乙地周围发展,简要说明理由。

 

城市化已成为当今社会聚落发展的主流。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___产业向____产业转移,城市___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__,水平_____。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现象。

 

下图为“某城市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

C.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D.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2.若甲处为新开发楼盘,则下列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的是(  )

A. 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迁移    B. 自然条件

C. 人口数量    D. 经济发展

 

下图为“广东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判断,郁南县县城布局的特点是(  )

A. 邻近边境口岸    B. 在交通枢纽处

C. 位于河流交汇处    D. 位于高速公路交会处

 

某城市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出该市的“热岛效应”现象如下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甲的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

A. 建筑物面积    B. 二氧化碳排放量

C. 工业化程度    D. 街道数量

2.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季节、时段城区与郊区的温差有所不同(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城区与郊区的温差(  )

A. 冬季大于夏季    B. 午后大于夜晚

C. 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大    D. 冬季小于夏季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日本在1950~1970年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②我国自1995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年③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慢于日本④日本城市化起步晚于韩国,早于中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城市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市生态问题 ②城市结构不合理的生态问题,如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③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 ④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 ⑤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带来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读漫画“城市‘墨鱼’来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情况容易加剧漫画中问题的是(  )

A.     B.     C.     D.

2.下列措施中,可以解决漫画中描述的问题的是(  )

①发展减少汽车尾气的技术 ②广种花草树木 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④鼓励购买私家车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读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医科大学毕业的小明想开一家私人卫生所该卫生所最适宜选择在

A.     B.     C.     D.

2.他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A. 该地卫生所集中成行成市利于经营    B. 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

C. 靠近大医院可获得技术支持    D. 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在该区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 土地生产力的大小    B. 水资源的多少

C. 基础设施的建设    D. 经济规模的设想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左)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丁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丁是_______。

(2)简要分析丁地地形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处地貌为_______________,形成丙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丁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应修在何处?简述理由。

 

(5)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将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到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             ,原因是                     。锋面的位置是倾斜的,一般都倾向               气团一侧,暖锋降水在锋        (前或后)。

(2)20181月初,来自西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出现大范围雨夹雪或降雪过程,安徽、江苏相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这次天气主要受(    )影响。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3)简述冷锋从甲到丙的移动过程中,资阳的天气变化。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两短线添画箭头,完成水循环示意图。

 

(2)图中所示水循环中属     (类型),这种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             得以再生。

(3)在水循环中,森林的覆盖率越高,下渗作用越                      水资源越丰富。

(4)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可通过我国夏季风完成的是        ,目前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最主要是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等。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a中,画出三个风带,并标注名称。

(2)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该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此时资阳(300N,1050 E)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3)每年8月,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____,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特点                   ,其原因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中,作出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的回归运动,并在图上标注其他3个日期。

(2)某时,某海域(23°26' N,120°E)轮船上的桅杆在烈日下的影子不见了。据此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有关的地理现象。

 

(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这一天,资阳某中学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正午时是一年中  

      (最长、最短)的,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是        方向。

 

读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域沿岸

A. 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 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 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2.该海域形成海洋渔场的原因是

A. 是寒暖流交汇处    B. 有上升补偿流    C. 有大量河水汇入    D. 海水温度适宜

 

读某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②—b

B. ①—c

C. ①—a

D. ③—c

2.河流位置a处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侵蚀作用    B. 沉积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冰川作用

 

读三个海区、四支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支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位于南半球,是寒流    B. ②位于北半球,是暖流

C. 位于北半球,是寒流    D. ④位于南半球,是暖流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①洋流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C. ③洋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