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

A.爆发十分突然                            B.影响极其深远

C.破坏性非常强                            D.波及地域广阔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目的在于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实现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福利制度

C.创造企业复兴条件                     D.缓解失业压力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

A.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近代风俗中西合璧

C.传统礼仪不复存在                   D.演员地位逐渐提高

 

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A.海南岛          B.深圳          C.上海浦东          D.广州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说明: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看到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已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关于这个“新的社会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个“新的社会组织”指的是农业合作社

B.这个“新的社会组织”指的是人民公社

C.它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D.它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客观原因有(  )

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日本的经济掠夺 美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上,注重民生            D.用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便人注意到手纺车己经不合时宜了。" (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己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土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己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古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题是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C.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             D.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阅读“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发生如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影响                    B.美苏争霸

C.美苏“冷战”                D.德国分裂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内战                        B.普法战争

C.俄国二月革命                    D.彼得格勤起义

 

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应的实质问题应该是

 

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

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

 

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不结盟运动会议

 

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 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会面中,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应该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是基于双方继续坚持

A.“一个中国”的共识                  B.“区域合作”的模式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睦邻友好”的方针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有泰勒、强森、克利夫兰、胡佛、杜鲁门、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均未能幸免。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 中央集权    B. 分权制衡    C. 两党制    D. 联邦制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土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善的根本推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C.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