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   

A.小农经济          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20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建设民主政治的探索,虽历经曲折,但最终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役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1)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有哪些?(4分)

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 ……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主制度的试验”为什么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6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3材料三说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体现的?(6分)

(4)你从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探索历程得到什么启示?(4分)

 

(2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1)“秦国”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材料二  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2)“秦国”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它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世界文明史》

(3)英国创立的“全新的政体” 是如何不断发展完善的?(6分)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4)“秦国”和英国的治国方针代表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政治文明。指出他们的根本不同点。(2分)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文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危害是                              

A使国家的政权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B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C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建设        D使阶级斗争扩展到党内

 

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写道:“如果不是伴随着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据此可知潘恩认为

A. 美国从英国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B. 独立后邦联政府建立具有世界意义

C. 政治民主改革的意义远远大于独立本身

D.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A. 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 民主进程历经艰难               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 联合抗衡美苏             B. 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 摆脱美国的控制           D. 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德国的分裂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A. 两种管理制度                       B. 两种社会制度

C. 两种经济制度                       D. 两种法律制度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上海公报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国人可自由出入美国国境      D.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两句诗涉及的是

A. 钓鱼岛问题    B. 中美关系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的方针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另起炉灶的方针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A.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C.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D.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A.资本主义还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  

B.工人阶级未与外省和农民结盟

C.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没有科学革命理论的的指导

 

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还我青岛”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一措施即

A.设立中朝     B.酎金夺爵     C.推恩令     D.设置刺史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学者的依据是

A.日本战前长期的精心准备       B. 清政府的全国战争总动员

C.大清国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D. 陆军广大将士的拼死抵抗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化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

A.资产阶级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邦联共和制

 

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B.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

C.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最小  

D.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以来

A.互不往来        B.独立自治       

C.互相监督        D.结成一个联合体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保守势力,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是

A.工业革命的开始                   

B.1688年的宫廷政变

C.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            

D.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B.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C.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     

D.体现了自由、平等和正义等理念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