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的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部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C.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最终取代联合国

D.其经济目标是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列宁指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这强调了

A.实施余粮收集制的重要性              B. 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重要性

C.发展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D.实施粮食税的重要性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狱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间队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法国的启蒙运动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启蒙思想

A.适应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要求

B.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思想,影响了全世界

C.迎合了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D.是资产阶级实施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实践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表示人民和主权的两个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方文字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民主这一词汇源于古希腊           B.希腊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西方文字和古希腊的词汇一脉相承   D.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掌握主权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出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自由平等的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道:“‘航

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 ①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成为近代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发展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遭到严重冲击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作为晚清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张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迅速发展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D.日本大规模侵华是张謇企业迅速衰落的直接原因

 

 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右图是“虎年”剪纸画。

6ec8aac122bd4f6e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是绘画艺术与

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了

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望,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③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④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B.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08年7月,《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下列关于新“四大发明”史实的陈述正确的是

A.甘肃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说明西汉时期的纸张主要用来绘制地图

B.明代嘉兴机户沈大德使用花楼机,大大提高了丝织品的质量

C.司马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等说明了我国尚周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达

D.唐朝制瓷业分工细,品种多,开元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房德邻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分别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你认为材料一所强调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应该是指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你从上述观点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向西方学习上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是试从政治、经济及军事方面说明“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9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况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扼要回答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改革取得怎样的效果?(7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并分析其原因。

 

 戊戌变法期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评论变法时说:“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主要反映了(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求大                     B、变法内容不符合中国实际

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者没有明确具体的纲领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    )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                                                         (    )

  A.加强中央集权       B保护民族工业     C发展机器生产   D大力发展军事力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灵魂得就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