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海南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次革命?

(2)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题文)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 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 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 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过程中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推翻沙皇专制,两个政权并立

②列宁指明革命的正确方向

③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破灭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工业革命后,由于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大批失业破产的是英国(  )

A.资产阶级        B.农民

C.工人阶级      D.手工业者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前提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为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它

A.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列宁指出:“(十月革命)是沙皇制度的后果,是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不是我们的意志,也不是因为我们要这样做,而是形势要求这样做。”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沙皇专制直接导致革命发生

B. 资产阶级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 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D. 无产阶级尚未做好革命准备

 

有人评价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说它是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短短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评价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A. 农奴制改革

B. 二月革命

C. “四月提纲”发布

D. 十月革命

 

此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竟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可见此次战争的价值,但是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在法国的十五万华工,还有甚么人?这不算怪事,此后世

界,全是劳工世界啊!蔡元培所说的种种光明的主义最可能包括

A. 科学社会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三民主义

D. 重商主义

 

(题文)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巴黎公社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能体现出的特点是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②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③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④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 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 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 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等等。巴黎公社的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人民公仆工农联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历史上有一个新型政权,通过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包括废除面包工人的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非法克扣工人工资等,这个政权应是

A. 拿破仑帝国

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 1917年的俄国临时政府

D. 1871年的巴黎公社

 

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到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

②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

④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 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 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 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 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1917年4月,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并且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列宁这一想法被打破是在

A. 二月革命后

B. 七月事件后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

D. 宣布退出一战后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下各项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B.马克思认为个人自由是绝对的,不应受到约束

C.马克思肯定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

D.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判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

 

(题文)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旨在

A. 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武力

B. 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

C. 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D. 通过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但也会造成国家的巨大损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材料三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同样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说明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一些人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对临时经济政策调整后的具体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耢,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兰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铁道法”,制订了“国营铁道于不损主权及利权范围内得借外资”的原则。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举借公债筹措铁道建设资金。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本期修筑的新路主要有,中央与地方合营的浙赣路,省营的杭江路及同蒲路,商办的江南路和淮南路、因国防军事原因赶修的苏嘉路。完成长江渡轮工程,使沪宁路与津浦路相接,便利长江南北的经济沟通。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878年

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年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

维新派在北京成立强学会,领导政治活动“公车上书”

1895年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出版《天演论》

1912年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农业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要求:论题明确,提取材料信息充分,表述清晰。)

 

(题文)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A. 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 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C. 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 反映出苏联积极吸取西方凯恩斯主义经验

 

有学者认为:“(该政策)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学者评价的是

A.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 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C. 西方的“混合经济”

D. 美国的“新经济”

 

有一种经济理论认为,应该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这种经济理论应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学派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主要反映了

A. 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 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 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 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该措施的影响是

A. 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 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 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 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 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 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 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 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