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丝、棉花和大豆等商品的出口量有了较大增长。洋货进口也不断增加,深入农村的主要是洋纱、洋铁、洋油和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是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传统手工业的商品。这反映出

A. 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B. 自然经济对列强侵略的抵制作用趋于消失

C. 民众生活方式发生巨变

D. 外来经济侵略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污染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的城市特征。这一时期城市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①工厂

②马车

③火车

④汽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了一条长7哩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哩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A. 运河交通的优势

B. 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中国“竟无第二个郑和”的根本原因是

A. 综合国力走向衰落

B. 航海技术的落后

C. “海禁”政策的实施

D. 自然经济的特性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这反映了宋代

A.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这一举措目的是

A. 扶植盐商发展

B. 活跃商品流通

C. 发展区域贸易

D. 加强商业管控

 

据《宋史·地理志》载,北宋末年汴京人口已达26万余户。按每户五口计,人数应在130万以上。另据《都城纪胜·坊院》载,仅南宋临安城就有“百万余家”,“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面,数日经行不尽。”上述现象反映出宋代

A.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城市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题文)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A. 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 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 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 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 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题文)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对这一思想的准确理解是

A. 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 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题文)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 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 推行农业集体化

C. 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 实行余粮征集制

 

(题文)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 增加货币发行量    B. 扩大政府开支

C. 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 增加政府税收

 

(题文)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了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经济改革措施,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状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 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 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 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A. 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渐上升

B.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 我国初级产品生产过剩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 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 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 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 “光荣革命”后,英国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 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

C. 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 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 北宋中期    B. 元末明初

C. 明末清初    D. 鸦片战争时期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和永”丝厂

A. 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 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 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 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A. 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 《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 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1867—1913年,在烟台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豆类、黄丝、野蚕丝、屑丝、茧绸、粉丝、草帽辫、果类、花生、药材、花边、发网等15项对输出贸易影响较大;鸦片、纺织品、纺织原料、糖、纸、燃料、火柴、五金和染料等是主要进口商品。由此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重视商业发展

B. 农产品商品化

C. 小农经济解体

D. 卷入世界市场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计划经济时代    D. 市场经济时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