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B.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 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B.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 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 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 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1987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B.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C.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 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 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锯,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评述的“战局”

A. 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B. 表明国民党已失去战争优势

C. 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已解放

D. 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蒋经国在《抗日御侮》中写道:“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的武汉会战协力甚大。”蒋经国在这里表明的是

A. 国民党正面战场阻止了日寇进攻

B. 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密切合作抗日

C. 百团大战在战略上有力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争

D. 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这一指示

A. 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B.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D. 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改组中国国民党

B. 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 壮大中国共产党

D. 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A. 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应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 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 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鲍明铃认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体结构内,如果议会强大有力,内阁将被引向对议会负责的方向,否则就要对总统负责。这主要是因为

A. 内阁总理由议会选举的多数党产生

B. 约法特别规定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

C. 内阁总理同时要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D. 双重行政体制中权力划分含糊不清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被推翻

B. 中国开始废止阴历实行公历

C. 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D. 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挑战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揺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军无法到达武汉。这反映出

A.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B.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清廷失去对地方势力的控制

D. 北方具备发动革命的群众基础

 

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 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C. 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 为中国挽回了一些损失和利益

 

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 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 在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 屈服于列强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D.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 甲说、乙说

B. 甲说、丙说

C. 甲说、丁说

D. 乙说、丙说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