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8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 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    B. 美苏冷战政策的产物

C. 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 二战达成的协议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者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里描述的侵华战争结果是

A.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得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C.割让了台湾给日本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联合组成同盟会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①兴中会 ②华兴会 ③强学会 ④光复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描写自己因为名声好而且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而信心十足地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的报纸揭露了他一系列罪行:伪证罪(有34人作证)、盗窃、毁谤、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拐尸犯,而且都有人证!在一次民众大会上,有9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子抱着他的大腿叫爸爸。马克·吐温的描述主要是为了

A.发泄个人对选举的不满              B.揭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

C.批评美国民主制的弊端              D.批评美国社会缺乏诚信

 

1982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A.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选择何种制度

B. 使一国两制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C. 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自定法律

D. 依法治国将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精简机构后提高行政效率

B. 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C. 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 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

A. 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B. 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C.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 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以下序列中,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一组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

 

尽管普罗泰格拉在雅典传播自己的雄辩术和哲学思想,使自己有了很高的声望;他还是因说神不可知而被驱逐出雅典。被驱逐现象出现说明当时雅典(  )

A. 尚缺乏言论自由的民主环境    B. 民主政治尚未摆脱宗教影响

C. 仍然以神为一切考察的中心    D. 公民对城邦具有强烈责任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曲折反复,期间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迎来一个王。这里的三个王分别指的是   

A.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威廉三世

B.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克仑威尔

C.詹姆士一世、查理二世、威廉三世

D.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辛丑条约》的签订被称为是吸干中国最后一滴血,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A.列强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

B.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研究者发现,欧洲经济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这主要是因为( )

A. 欧共体集团排斥他国经济

B. 欧洲各国的经济竞争加剧

C. 冷战当中的阵营对峙

D. 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

A.光绪帝下诏维新    B.义和团运动兴起

C.中国同盟会建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慧能(638~713年),世称禅宗六祖,生于岭南,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靠上山打柴做零工维持生计。虽不识字,但悟性极高,听人诵读《金刚经》,便欲北上寻求佛法。历经千辛万苦终求法于黄梅五祖道场。所做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得五祖赞许,遂为法门的衣钵传人。

慧能认为心性本净,佛性人人皆有,不须外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悟成佛,创顿悟禅;主张不打坐,无须累世苦修,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佛法,创生活禅;主张众生皆是佛,平常心即是佛。主张不读经,不立文字,摒除繁琐的宗教仪式。

自唐朝到宋朝,慧能多次被皇帝赐予称号,其思想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影响下,禅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传开来,信徒众多,形成“一花五叶”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六祖慧能》

(1)根据材料,概括慧能禅师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慧能禅师思想的成因及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并进攻缅甸,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制造了一个新的战场。……西南战场承担的是保持和贯通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道,从西南方向直接拱卫大后方的战略任务。

1942年5月,……由于滇缅公路的丧失,来自北美、经大西洋和印度洋辗转而来的大量援华物资滞留印度,无法发挥为中国抗战输血的作用。为了解决中国抗战的燃眉之急,盟国只好开通驼峰航线运输物资,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毫无疑问,中国抗战被隔绝,西南国际通道被封闭的状况必须要打破。正是由于这种战略上的极端重要性,中美等盟国自滇缅公路被切断之日起,就重新贯通中国的西南大动脉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中国也才为此进行了最大的战争投入,中国两次组建的远征军和最精锐的美械新军均投放于此,后期中国抗战资源的使用首先满足的是这一战争的需要。

1943年,亚太对日战争出现了有利的形势。美军在太平洋上转入了全面反攻,日军顾此失彼,节节败退。为策应太平洋方向对日进攻,位于大陆的中国也在积极部署反攻,并将西南战场列为反攻的首选地区。

——摘自贺新城《滇西抗战在中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滇西抗战的历史背景。

(2)作者认为滇西抗战在中国抗战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

 

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历史的眼光比较上面两幅图片,提取有关中英两国文明发展的相关信息,并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在2010年,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取得突破,前者同意发达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整个发展中国家投票权重升至47.19%;后者确定在2012年前向包括新兴国家等在内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这表明

A. 西方仍然主导着布雷顿森林体系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正加速发展

C. 新兴经济体正加速改变世界格局

D. 新科技革命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1718世纪采煤、开设铁业作坊或开采建筑石料则如同把土地租给佃农一样理所当然是庄园开发的一部分,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特别是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这表明工业革命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              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

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              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第二帝国末期,拿破仑三世不仅没有兑现减轻赋税的诺言,还横征暴敛,把农民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对波拿巴主义的迷恋。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他们的这一转变

A. 促使巴黎公社获得了法国农民的有效支持

B. 帮助法国政府贏得了对普战争的最终胜利

C. 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D. 拉开了法国朝着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序幕

 

“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 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 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19世纪初,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规定国内的粮食价格只有在达到每夸特(约1.137公升)80先令时,才允许外国的谷物进入英国的市场。这一规定

A. 适应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B.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C. 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D. 属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 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D. 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1956年10月的某一天,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招待所竟然住下了1440人,全部是机械部下属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来北京只有一个目的:要钱要人。这说明了

A. 国民经济恢复势头迅速    B.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确立

C. 国家优先发展机械工业    D. 经济所有制发生大变革

 

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0

0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19696

100

 

 

A. 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B. 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 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    D. 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

B. 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

C. 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

D. 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学者陈苏镇指出: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以致二世而亡,所以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

A.宗法分封的政治特点            B.王国问题的尖锐复杂

C.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            D.汉承秦制的历史渊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