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 为被动运输    B. 只能运输小分子物质

C. 需要载体参与    D. 需要消耗能量

 

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 为生物大分子,则可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 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D. 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决定蛋白质分子特异性的是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

C. 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将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D. 同种生物经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不同

 

下列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蛋白质分子都由一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结构

B.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C. 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这些蛋白称为结构蛋白

D. 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

B.用溶解于清水的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C.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D.供脂肪鉴定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浸泡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 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细胞呼吸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 抗体和糖蛋白    B. 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 性激素和tRNA    D. DNA和呼吸酶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C. 细胞中含量很少

D. 并不一定都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人和动物体内固醇的功能,不包括

A. 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B.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C.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有关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具体表现为在无机自然界含有的元素在生物体内均可以找到

B. 具体表现为在细胞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无机自然界相同

C. 这种现象的表现之一是细胞中的氧元素的含量与非生物界中一样,都是含量最高的元素

D.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下列有关各种生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小球藻细胞都有染色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果蝇细胞中都有中心体,都能复制,都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玉米植株细胞、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都能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研究发现乳白蚁肠道中含有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磷脂是组成乳白蚁和真菌的必需化合物

C.乳白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均无选择透过性

D.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由10×转换成40×,视野变暗,物像变大

B.在低倍镜下观察装片,选定视野中细胞较为密集的区域,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C.低倍镜的视野中,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此时应直接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D.在低倍镜下观察装片,先将镜筒升高,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下降镜筒,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

 

某个培养基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下列各项中,与这个培养基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片草原上的藏羚羊

 

埃博拉病毒传染性强,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感染者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②结构简单,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③在实验室中可用培养基培养病毒用于科学研究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果蝇同源染色体I (常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对完整翅基因(a)为显性。果蝇红眼基因(F)对紫眼基因(f)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未知。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甲、乙果蝇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SYS201507050609563755360438_ST.001.png

(1)等位基因(A、a)与(D、d)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2)甲、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裂翅红眼和            

(3)为确定F(f)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研究人员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裂翅红眼果蝇与乙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F(f)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F(f)不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

(4)果蝇同源染色体II(常染色体)上的卷翅基因(B)对直翅基因(b)为显性。同源染色体II上还有另外一对等位基因E与e。基因型为BB或ee的个体胚胎致死。某种基因型相同的裂翅卷翅果蝇之间交配,在以后的传代过程中(子代之间相互交配),未发生性状分离,请将该种基因型果蝇的基因标在丙图的染色体上(标注A与a、D与d、B与b、E与e四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1013846.001.png

(1)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          ,Ⅲ3的基因型为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红星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image007.jpg

(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

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   ×____,②____×____两种情况。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

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          (能/不能)。

(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       ,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____ (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             法。

 

下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跑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172230.jpg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172231.gif

(1)图中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变化发生在         期。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          段,乙细胞对应于图3中的         

(3)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       。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不考虑基因突变)。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或OY(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0(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A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Y

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O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4bed2e738bd4b31cd7e91e0d84d6277f9f2ff8ab.jpg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自于Ⅰ—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两种病都患的概率是3/16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 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抗维生素D拘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黑色为( 

A.1: 3     B.2:1     C.1:2     D.3:1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这4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与甲植株杂交,F2产生子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基因型为(   )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若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program%20files/360se6/User%20Data/temp/201408070226434311.jpg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丙T、t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由此所做出的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上述遗传现象仍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T纯合致死

C.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基因型为AaTt

D.子代鼠色正常尾和鼠色卷尾杂交,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

 

荠菜果实有两种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分别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 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为( 

A. 1/15     B.7/15     C.3/16     D.7/16

 

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叶片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②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④杂交

D.若将①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可观察到比例为1:1:1:1的四种花粉粒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