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一个有初速的、电量为+4×10﹣8C为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8×10﹣5J的功.则A、B两点的电势差ϕA﹣ϕB= ,在此过程中,电荷的动能 (填“增加”或“减少”)了 eV.
两块平行金属板,相距2厘米,组成一个电容器.当将它接在200伏的直流电压上时,它所带的电量是5×10﹣8库.那么,电容器的极板间的场强大小为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为 .
(3分)一带电油滴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A.动能减小 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3分)如图所示,一束α粒子沿中心轴射入两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匀强电场中后,分成三束a、b、c,则( ) A.初速度va<vb<vc B.板内运动时间ta=tb<tc C.动能变化量△Eka=△Ekb<△Ekc D.动能变化量△Eka>△Ekb>△Ekc
(3分)(2014•漳州模拟)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3分)如图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的下夸克,3个夸克都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同一圆周上,则3个夸克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 A. B. C. D.
(3分)如图,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直电场线,一电子(重力不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将沿直线向b点运动,则可判断(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场强Ea一定小于Eb C.电子具有的电势能Epa一定大于Epb D.两点的电势φa一定高于φb
(3分)如图,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关于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分)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1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应是( ) A.大于121Ω B.小于121Ω C.等于121Ω D.无法判断
(3分)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 A.q离Q2比离Q1远 B.q离Q2比离Q1近 C.q一定是正电荷 D.q一定是负电荷
(3分)如图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的距离是25cm,由此可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及大小为( ) A.竖直向下,E=0.4N/C B.水平向右,E=0.4N/C C.水平向左,E=40N/C D.水平向右,E=40N/C
(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对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进行研究,发现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各同学的理由正确的是( ) A.甲认为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 B.乙认为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C.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D.丁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3分)关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C.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3分)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增加的
(3分)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B.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C.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D.通电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3分)如图所示点电荷电场中,将检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以点荷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的B、C、D、E各点,则电场力做功( ) A.从A到B做功最多 B.从A到C做功最多 C.从A到E做功最多 D.做功一样多
把一个带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的P点,测得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场强的方向向东,有关P点的场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P点不放电荷,那么P点的场强为零 B.只要P点在电场中的位置确定,它的场强应是一个确定值 C.若把﹣q的检验电荷放在P,则测得P点的场强大小仍为E,方向向西 D.若把电量为+2q的点电荷放在P点,则测得P点的场强大小为2E,方向向东
(2008•滨州一模)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块在3~6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16m/s的初速度,a1=﹣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v2=4m/s的速度,a2=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008•济南一模)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cm、3.55cm、6.45cm、10.15cm、14.55cm、19.70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4=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一条悬链长7.2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 (g取10m/s2)
质置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时间t,在这段时间内,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 ,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 .
(1)完成核反应方程:Th→Pa+ . (2)Th衰变为Pa的半衰期是1.2min,则64gTh经过6min还有 g尚未衰变.
(2014•广州三模)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6.5cm B.10m C.20m D.45m
如图所示,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0沿固定光滑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已知斜面倾角为θ=30°,小球经过时间t返回到原出点,那么,小球到达最大高度一半处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1s后从同一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大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能发出频率为v1,v2,v3的三种光,且v1<v2<v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A.hv1 B.hv2 C.hv3 D.h(v1+v2+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 B.核反应方程:Be+He→C+X,其中的X是正电子 C.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一定剩下5个U D.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和Xe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12.75eV的光子去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 ) A.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上去 B.有的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上去 C.氢原子最多能发射3种波长不同的光 D.氢原子最多能发射10种波长不同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