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物理中,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元电荷的电量为______;一个电子的电量为______,一个质子的电量为______;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或者是它们电量的______.

 

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A小球带有2.0×10-5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和小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为qA     C ,qB     C,qC      C。

 

大量事实说明: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         转移到       ,或者从        转移到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有一个质量很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它时,看到他们相互吸引,接触后又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净电荷    D、接触后,A球一定带电荷

 

毛皮与橡胶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A、B两个点电荷间距离恒定,当其它电荷移到A、B附近时,A、B之间的库仑力将(   )

A.可能变大    B.可能变小C.一定不变     D.不能确定

 

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

6ec8aac122bd4f6e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D、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的值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

A、2.4×10-19C     B、-6.4×10-19C     C、-1.6×10-19C     D、4×10-17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不是带电体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开始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带电,则:(   )

6ec8aac122bd4f6e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

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功率为100 W的灯泡所放出的能量有1%在可见光范围内,它每秒内放出可见光光子的数目为多少?(设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5 μm)

 

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把某金属板连在验电器上.第一次用弧光灯直接照射金属板,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第二次在弧光灯与金属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玻璃板,再用弧光灯照射,验电器指针不张开.由此可以判定,使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的是弧光灯中的(    )

A.可见光成分        B.紫外线成分

C.红外线成分        D.上述三种均正确

 

对光的认识,应该是(    )

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

B.光在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再具有粒子性了

C.光在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只是一种假设,还没有被实验事实所证实,因此不能定论

 

下列叙述的情况正确的有(    )

A.光的粒子性说明每个光子就像一个极小的球体

B.光是波,与橡皮绳上的波相似

C.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D.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的规律来描述

 

关于光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其他同等条件下,光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容易看到

B.频率越高的光,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的光,波动性越显著

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D.如果让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它们将严格按照相同的轨道和方向做极有规则的匀速直线运动

 

关于光的本性的正确说法是(    )

A.关于光的本性,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光电效应共有四条规律,波动说仅能解释的一条规律是(    )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加

D.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0-9 s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如果入射光比较弱,只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才会产生光电效应

B.当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C.当入射光的波长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可能不产生光电效应

D.当入射光的强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单位时间发射光电子的数量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能量量子化就是指微观粒子的能量值只能是正整数的倍数

B.量子化就是指不连续性,指物理量变化时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的值

C.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不是普通的波,也不是实物粒子,而是一种特殊物质,它的特殊性表现在既具有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粒子的特点

D.原子发光的光谱是一系列不连续亮线组成的线状光谱

 

关于潮汐,古人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如图是利用潮汐发电的示意图.左方为陆地和海湾,中间为水坝,其下有通道,水经通道可带动发电机。潮汐时,水进人海湾,待内外水面高度相同,堵住通道,潮落至最低点时放水发电。待内外水面高度相同,再堵住通道,直到下次涨潮至最高点,又进水发电。设海湾面积为6ec8aac122bd4f6e,高潮与低潮间高度差为3.0m,则一天内水流的平均功率为多少千瓦?(一天两潮)

6ec8aac122bd4f6e

 

如果每人年节约用电1千瓦时,那么,全国按12亿人口计算节约用电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热值为2.93×107 J/kg)

 

下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

A.某工作物体从高温热源吸收20 kJ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其他任何影响

B.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内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溢进去,恢复原状

C.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使高温物体温度更高

D.将两瓶不同液体自发互溶,然后又自发地各自分开

 

下列过程中,可能实现的是

A.水温度自动下降时释放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B.利用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不同来制造一种机器,把海水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它的动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D.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温度降低时释放的内能可以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使物体运动起来

 

对能源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如可以将能源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能源来自地球以外;第二类能源来自地球;第三类能源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人们已经利用的太阳能和核燃料分别属于(  )

A.太阳能是第一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二类能源

B.太阳能是第二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三类能源

C.太阳能是第二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一类能源

D.太阳能是第一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三类能源

 

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行星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到大气以后被二氧化碳截获,最后使大气升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暖房的玻璃一样,只准太阳的热辐射进来,却不让室内的长波热辐射出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这是目前科学界对地球气候变暖进行分析的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以下说法成立的是(    )

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动频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时地球的气温很高

B、经过漫长的年代,地壳的岩石和气体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二氧化碳减少,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C、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气温正在升高

D、现在地球正在变暖的原因是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急剧增加,是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