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药》节选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孔乙己》节选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阿Q正传》节选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篷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

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

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脏,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1.下列选项中词语字形、加点词的词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绰号   争辨     君子穷  固:稳固

B. 嗥叫   堂皇     不置辩  屑:认为值得

C. 斫柴   追脏     无自通  师:老师

D. 号啕   咀嚼     颓唐不安  颓唐:忐忑,惶恐

2.以上三篇作品的节选文字,都描绘了人物悲剧命运中不可或缺的背景——“看客”的群像。请从看客的特征、成因及危害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谈一谈对鲁迅笔下“看客”的认识,1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地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它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     甲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或是可笑,那倒是不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委婉了一点,在    乙     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人间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注释】:[1]S会馆指绍兴县馆,1912年5月至1919年11月,作者住在这会馆里。[2]鲁迅寓居绍兴县馆时,因梦想破灭,以抄古碑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回到古代去。常于公余(当时他在教育部工作)荟集和研究中国古代的造像及墓志等金石拓本,他还曾经从事中国文学古籍的纂辑和校勘工作。[3]金心异指钱玄同,当时《新青年》的编辑委员之一。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死yì           jìng           怦pēng

B.             dàn        样mú

C. xù          zēng          xiá

D. chuāi        时zàn           着mēng

2.根据上下文内容及你的阅读积累,请在甲乙两处填上作品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纬甫是小说集《呐喊》中《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文中内容指的是小说中他同“我”在酒楼上不期而遇,旧友相聚,互通长短的情景。

B. “看社戏”“偷豆煮”“老旦唱戏”等内容都是《呐喊》中《社戏》里的情节,“它们”描写了乡村少年夏天的生活,充满自由的童趣。

C. 单四嫂子是小说集《呐喊》中《明天》的主人公,作品通过寡妇痛失独子的描写,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本质及人们的无情冷漠。

D.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社会以及一群病态中国人的真实面貌。

4.“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从选文内容看,鲁迅称这部小说集为《呐喊》的缘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推拿(节选)

毕飞宇

沙复明在前厅嚼药,王大夫站在“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门口,大声喊了一声“沙老板”。王大夫到底走过码头,他没有喊“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这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沙复明从里头出来,一来到门口就开始和王大夫寒暄。

沙老板和王大夫的寒暄很有节制,也就是一两分钟,沙复明就把王大夫带到休息区去了。休息区里鸦雀无声。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王大夫愣了一下,笑着说:“开会吧?”沙复明说:“开会一般在星期一,今天是业务学习。”王大夫说:“正好啊,我也来学习学习。”沙复明笑着说:“老同学开玩笑了——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现在的教育马虎得很,一代不如一代,没法说,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了。”王大夫笑出声来,同时也听出门道来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沙复明给了王大夫十足的脸面。王大夫没顺着杆子往上爬,而是笑着说:“沙老板客气了。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沙复明不在意人家夸他的手艺,却在意人家夸他的“理论”。他非常在意自己是一个“有理论”的人。沙复明就笑。王大夫这样说倒也不是拍沙复明的马屁,沙老板的确有手段。短短的几分钟,王大夫已经“看”出来了,生意不论大小,沙复明拾掇得不错,有规有矩,有模有样。王大夫放心了。作为一个打工的,王大夫喜欢的事情有两样,规矩,还有模样。

王大夫的感觉是对的。“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有一个特征,不只是做生意,业务培训抓得特别紧。这也是沙复明别出心裁的地方了。培训是假,管理才是真。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左右都是推拿中心生意清淡的时候。沙复明打工的那会儿,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睡个回头觉。说起上班时睡觉,盲人最方便的地方也就在这一点了。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一闭上眼别人就看出来了。可是,盲人就不一样了,只要坐下来,脑袋一靠就过去了,谁也看不出来。沙复明当年就意识到这一点了,暗地里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要求:哪一天自己要是当上了老板,绝对不能让员工在推拿中心睡觉,这个现象必须杜绝。客人都是有眼睛的,如果员工们都在打瞌睡,他们所看到的绝不是懒散,而是生意上的萧条。反过来,利用空闲的时候开开会,探讨探讨业务,前厅的精气神就不一样,是精益求精的气象。气象很重要,它是波浪,能够一传十,十传百。沙复明是打工仔出身,知道打工生活里头的ABC,回过头来再做管理,他的手段肯定就不一样。他知道员工们的软肋在哪里。所谓管理,嗨,说白了就是抓软肋。

沙复明带领着王大夫在推拿房里走了一遍,每一个房间都走到了。王大夫对沙复明的盘子已估摸出来了,十三四个员工,十七八张床,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如果王大夫的资金没有被套住,他的店差不多也能有这样的模样。这么一想王大夫就难受起来了,手指头的关节噼里啪啦又是一阵响。

最后一个房间看完了,沙复明后退了一步,把推拉门关上了。王大夫知道,关键的时刻来到了,谈话马上就走入了正题。沙复明的语调是抒情的,意思是,老同学来助阵,他由衷的高兴,由衷的欢迎,所谈的内容却是平等。王大夫懂沙复明的意思,虽说是老同学,他王大夫在这里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性。王大夫干脆把话挑明了,轻声说:“这个,老板放心,我打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王大夫把话都说到这儿了,沙复明就搓了搓手,说:“那你就去添置一点东西,生活必需品什么的,我马上打电话到宿舍去,给你清理床位。”王大夫拍了拍沙复明的肩膀,沙复明也拍了拍王大夫的肩膀。沙复明提高了声音,说:“沙宗琪推拿中心欢迎你。”

王大夫侧过脑袋,不解了,明明是“沙复明推拿中心”,沙复明为什么要说“沙宗琪推拿中心”呢?

“是这样”,沙复明解释说,“这个店是我和张宗琪两个人合资的。我一半,他一半,可不就是‘沙宗琪’了么。”

“张宗琪是谁?”

“我在上海认识的一朋友。”

“他现在在哪儿?”

“在休息厅呢。”

“我还没去看望人家呢。”王大夫说。

“没事,”沙复明说,“时间长着呢。什么人家我家的,我跟他一个人似的——他在开会。”

王大夫仰起头,做了一个“哦”的动作,却没有发出声音来。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

(有删改)

1.文章开头部分,王大夫为什么不称呼沙复明为“老同学”,而把“沙老板”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请简要分析。

2.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王大夫听到老板沙复明介绍“沙宗琪推拿中心”名称的由来后,“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的原因。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沙复明的形象。

 

古诗文默写

①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天也,_________!(《窦娥冤》)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声声慢》)

⑤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是点睛之笔,包含着人生哲理。

⑥同样是描写水石激荡的情景,柳永的《望海潮》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卷起千堆雪”则写出了雪浪的壮丽恢弘;而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瀑布崖石撞击的惊险瑰丽。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辛词作于作者42岁时因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之时;苏词作于黄州。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词中“翻空”两句,描绘出白鸟翻飞,红荷临水的画面,意境凄清冷寂。

B. 辛词中“闲意态”三句,描绘出村民悠闲自在、生活有序、桑麻遍地的农村景象。

C.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勾画出词人幽居时杖藜徐行的形象。

D. 苏词中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而着一“又”字,则包含了词人无限感慨。

2.辛词和苏词的划线句各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

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

 

阅读下列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冤?”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牧羊。岁余,羊肥息。上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式朴忠,拜齐相。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链接材料】

子卿足下: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1];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2],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节选自《答苏武书》[3],有删改)

【注释】

[1] 鲸鲵:比喻惨遭杀戮的人。[2]曹沫不死三败之辱: 曹沫,春秋鲁国人,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伐鲁,庄公请和,会盟于柯(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迫使他全部归还战争中侵占的鲁国土地。[3]《答苏武书》: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作《答苏武书》回复。

1.请在括号内填写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子何欲_______   ②上其羊所,善之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布衣草履牧羊             无信,不知其可也

B. 式朴忠                勇气闻于诸侯

C. 齐相                         陛下所成就

D. 何故冤?                       秦城恐不可得,徒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4.卜式提出“贤者宜死节”的观点,即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忠于理想,坚守节操;而李陵则认为“然陵不死,有所为也”,即个人不在乎一时的荣辱得失,为了完成心中最终的目标,可以忍辱负重。你更倾向于哪种人生选择?请谈谈你的看法。

 

下列加点词与“反欲两主”的“斗”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左右欲相如

B. 宁许以其曲

C. 且庸人尚

D. 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廉颇宣言

C. 下车

D. 兄弟并为郎

 

下列句子中“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时降武                不如而厚遇之

B. 入京师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相如持壁却立              我降

D. 人成事                 材施教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        恐前语

B. 法令                    其一人夜

C. 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甘乐之

D. 汉亦留之以相   副有罪        相坐

 

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信义安所见乎

B. 畔主背亲

C. 召有司案图

D. 衡少善属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其中语文科目有两点主要变化: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二是“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这种变化更注重“全面考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对于这些变化,广大师生有赞赏,有质疑,有困惑……

请根据材料,从实际情况出发,就这次高考语文科目的某一点调整及其意义阐述你的认知和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家庭环境,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贫乏苍白。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走向社会之后,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会导致精神生活贫乏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越来越“懂你”的网络定位服务,___,也会给个人带来潜在威胁。手机APP携带的定位系统能准确掌握个人的行踪轨迹。就像一把双刃剑,手机APP携带的定位系统功能一方面方便了个人生活,____。行踪轨迹毫无争议地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此类信息的暴露不仅可能会令人产生不舒适感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彩虹太阳能无人机的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英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技术的国家。

B. 今天,人们梦想的目标和追梦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但无论是个人梦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广大劳动者的奋斗与创造才能达成。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流传于世,也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

D. 青藏铁路自开通以来,拉动青藏地区GDP总量年增长至少10%以上,成为两省区人民走向团结、幸福、和谐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金桥”。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有一天,班主任李老师来到王小明同学家家访,一开门,王小明的爸爸老王说道:“李老师,亲临贵府,有失远迎,今天因您蓬荜生辉,请进,请进!”

B. 小王,大家都知道你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在文坛上是很有名气的。你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对此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C. 小王同学获得作文大赛一等奖,很多人在庆祝会上向他表示祝贺。小王说:“感谢大家的勉励!太多的夸奖会使我陶醉,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D. 小王在病房里没有遇见所要探望的余爷爷,就留了一张便条:余爷爷,惊悉贵体有恙,家父让我登门看望,遗憾未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你早日康复。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毕业于师范学院的90后男生小严说,自己好为人师,在初中实习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于是报了这次新教师招聘考试。

③燃料空气炸弹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武器之一,遭受打击的人员往往窒息身亡,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给士兵带来空前的恐惧。

④地球虽然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暴殄天物,竭泽而渔的做法,到最后必然导致资源匮乏。

⑤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因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

⑥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环境后,用“____________。”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①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歌首联用“节物”点明时令重阳,后句“未开花’暗示出诗人已年老。

B. 诗歌颔联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仕途坎坷、家田荒芜却身处天涯的近况。

C. 诗人用“东篱”的典故,凸显主题;用“白衣”“乌帽”作借代,意味深长。

D. 颈联将门前的冷清与显贵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抒发恍如隔世的感叹。

E. 本诗格调低沉抑郁,不同于诗人边塞诗的豪迈。且有一腔幽怨透纸而出。

2.本诗尾联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指出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古文阅读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与李嗣源战于山北,身中嗣源七矢。拔矢而战,反中嗣源。屡败,乃降嗣源。嗣源谓其壮士,以为养子。从战,数立功。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①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注】①明宗:李嗣源。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2)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文言文阅读

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性方毅有守。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市朝廷欢,求领盐铁,景让诣延英亟论不可,遂知名。沈传师观察江西,表以自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刺史。

母郑,治家严,身训勒诸子。尝怒牙将,杖杀之,军且谋变,母欲息众讙,召景让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吏大将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乃罢,一军遂定。

大中中,进御史大夫,甫视事,劾免侍御史孙玉汝、监察御史卢栯,威肃当朝。为大夫三月,蒋伸辅政,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祷宪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让名不得。世谓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谓之“辱台”。景让愧艴不能平,见宰相,自陈考深当代,即拜西川节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孝。

性奖士类,拔孤仄,如李蔚、杨知退皆所推引。始为左丞,蒋伸坐宴所,酌酒语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国者饮此。”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所善苏涤、裴夷直皆为李宗闵、杨嗣复所擢,故景让在会昌时,抑厌不迁。清素寡欲,门无杂宾。李琢罢浙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及去,命贰其骗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显,景让宅东都乐和里,世称清德者,号“乐和李公”云。

《新唐书•列传一百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

(2)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从原初意义上来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是从文学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着眼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对现实对象的摹仿,艺术之间的差别只是由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现在对文学有很多概念界定,但亚氏这一见解却非常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从艺术所使用的不同媒介和材料进行艺术分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的产生出于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同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具有共享的性质,并非专门用作文学的媒介和材料,也并非为语言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在文学世界中,语言也不再是寻常的交流媒介,材料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语言世界。实际上,日常语言存在着孕育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因子,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域和语境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用途并形成各自的特征。

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分为两个:一是静态的符号系统,即语言,它由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组成;一是动态的语言实践,即言语,它是个人对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具体使用。文学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系统个别的、特殊的运用,同时在整体上又不能超越语言系统之外。文学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的所有特点在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以突破语言的规范,从而形成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表达方式,人们称之为“语言的诗意用法”。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背景,它更是文学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文学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着文学能够进入接受渠道。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一切伟大的诗人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样式的力量,但诗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种全新的语言,他须得尊重自己语言的基本结构法则。”由此富有辩证意味的言辞中可见,尽管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对语言的诗意运用”自有其艺术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也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从而突出语言的审美价值;但是,这种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只是文学语言语用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性。文学语言固然不能等同于标准语言,但如果一部作品中充满了语言的“扭曲形式”,使人不知所云,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它的美学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足以证明,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并不是衡量文学语言诗意有无的必要前提和唯一标准,它只是语言获取诗意的一条途径。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

B.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对文学的概念界定。

C. 按照“动”“静”的不同,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以分为“语言”“言语”两大类。其中,文学属于一种“言语行为”。

D. 就艺术层面而言,“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这种现象有着充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3.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学语言产生于日常语言,并非一种专门独立的特殊语言。它和科学语言一样都离不开日常语言这一母体。

B. 在文学中,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C. 文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些突破语言规范的具体运用,这种运用常被称为“语言的诗意用法”。

D. 虽然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文学语言获得诗意并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途径。

5.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

B. 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背景,而是让文学作品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语言保证。

C. 文学艺术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言语”间的关系等内容做过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

D. 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把握好创新与规范间的辩证关系,也即是要把握好言语创新与语言基本结构法则间的辩证关系。

 

材料一: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同样的地震,同样媒体全天候关注,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H5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的描述。

在2014年—2016年间,国内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3至5年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转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时代》)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新媒体用户数量已达6.49亿,占全球总数的21.6%。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2016年1—3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

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

如果说web1.0和web2.0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web3.0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转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2006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外,启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新闻人的传媒机构。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从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示著传媒业深层次地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有研究表明,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自喻国明等《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时代媒体报道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即有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今年,“佛系”一词突然流行,这个词大意在于表达一种“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配角综合征”和“佛系”这样的词语,仿佛在告诉我们,当代的青年人缺乏进取意识,担当能力着实堪忧。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配角综合征”和“佛系”这两个词,写一篇表达你认识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艰难困苦,不能泯灭如火的热情。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保持热情,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而优秀成绩的取得,也必然使我们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进而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①不是仅有热情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_________,氧气压力越大,青蒿素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有效浓度会降低。活性氧不仅可以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而且会损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原虫死亡。_______________,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人员研究发现,__________,在整个服用阶段中青蒿素药物都能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病人康复后给主治医生送一面锦旗:“杏坛高手,救死回春。”

B. 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 一位企业家给自己的中学老师写信,在书信结束时写上“敬颂教安”作为敬语。

D. 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虽然北京四知堂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常年在外,却心系故土和家乡教育,为激励家乡学子发奋学习、教师潜心育人,最近向母校先后捐赠了10余万图书。

B. 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化的攻坚克难,“灌水式”“输血式”等传统方法难以为继,“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的新举措。

C. 我国智能交通管理已进入黄金时期,云计算、视频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的相继出现,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

D.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囊括了绝大多数国内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发现的从未对外公布的珍贵史料。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进入大学,很多学生不适应新的节奏,平时功课抓得不紧,考前复习拿起书感觉八面受敌,怎么也读不明白。

②和张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做研究很扎实,性格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注重一个“度”字,所以都敬佩他、尊重他。

③在第九届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决赛中,国税局代表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最后反戈一击,以68:56的比分战胜对手。

④许多练习书法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有机会和同道中人一起坐而论道,认真听取名家的建议,是提高自身书法水平的一条捷径。

⑤有些刚开始创业的人,对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盲目崇拜,对大企业、名企业模式亦步亦趋,结果吃了不少苦头。

⑥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那些惯于以邻为壑、给周边地区带来麻烦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注定交不到真朋友。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