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我国科考队员展开了多项科学探究. (1)科考队员钻探获取了冰层深处的冰芯.钻探过后,为测量冰孔的深度,科考队员使用探测仪在冰面向冰孔内发射一束激光,经8.8×10-7s,探测仪接收到反射激光.冰孔的深度是多少?(光速为3×108m/s) (2)该地区冰层深度与其年代(指距今多少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此次钻探获取的最深处的冰芯距今大约______年. (3)科考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发现了新的陨石分布区,并找到上千块陨石.科考队员对编号为“cz20100603”的陨石进行密度测量:首先将陨石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然后将陨石全部浸没于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陨石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4)陨石分三类,其类型、主要成分及密度见表.
|
|||||||||||||
在“测定2.5V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请在图的“○”内填入合适的“灯泡”和“电表”符号. (2)小红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右表所示.断开开关时,发现电表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
|||||||||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不同点是: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_;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______;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 |
|||||||||||||||||||||||||||||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______ (选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______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 |
|||||||||||||||
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
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V,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此时R1的电功率为______W,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Ω. |
|
2011年2月3日,温家宝到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深入田间了解旱情,由于长期没有有效降水,山东省旱情在持续加剧.2月13日凌晨,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当地空中云水条件,在各县(市)区全部作业点先后实施了大规模、多轮次、高密度的人工增雪作业,效果显著.人工增雪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晶,冰晶逐渐变大而下落就形成了雪.(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
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
|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