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观察图片,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⑴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 A. 祥子成亲 B.雨中拉车 C.买羊肉包 D. 大兵抢车 甲( ▲ ) 乙( ▲ ) 丙( ▲ ) ⑵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对祥子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B. 《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 C.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D.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
|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通过近段时间的复习,刘渊的英语水平上升到年级第一名,真是骇人听闻. B. 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C. 这个案子情节有如罗生门,扑朔迷离,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 D.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死不谢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知人之明 B. 妇孺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C. 兽挺亡群 炯炯目光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D. 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
|
下列划线字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殷红 (yān) 校补(jiào) 军帖(tiě) 鲜为人知(xiān) B. 污秽(suì) 钥匙 (shī) 硕果(shuò) 鞠躬尽瘁(jǖ) C. 可汗(hàn) 惩罚(chéng) 哺育(bǔ) 锲而不舍(qì) D. 气氛(fēn) 相称(chèn) 亘古(gèn) 深恶痛疾(wù)
|
|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2)、《晚春》: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4)、《木兰诗》: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5)、在《晚春》中描绘花草树木在暮春时节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逢入京使》中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春夜洛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
|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负势竞上(__________) 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 窥谷忘反(__________) 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4.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5.本文作者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特征来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了江水的_______特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江水的__________特征。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⑩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⑪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⑫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⑬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______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__。 2.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___________。 3.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的泪;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 4.第⑪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