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奥会议中心建筑群形似太空帆船,这样的设计打破常规,极富创意

B. 他十分懒惰,要是追溯他的未来,肯定是一事无成。

C. 《红楼梦》是曹雪芹沥尽心血创作的文学巨著,其艺术魅力扬名海内外。

D. 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pì měi_______

(2)让我们远离xuān xiāo_______去倾听,去深思吧。

(3)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rén qíng liàn dá_______,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4)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_______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2)_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如果说,龚自珍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那么李商隐在《无题》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或是因为性格的懦弱,或是因为虚伪的礼貌,或是因为情感的束缚,或是因为巨大的诱惑……我们常常说不出那个“不”字,但是,为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为了放飞自由的梦想,为了追求坚定的目标,为了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需要对一些人、一些事,有时甚至需要对这个世界,大声说:“不!”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大声说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白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鞣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揉(róu):同“燥”,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同“曝”,晒干。④参:同“叁”,多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

(2)然后能自

(3)学不可以

(4)木受绳则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鞣使然也    已而细柳军

B. 其善也    则明而行无过矣

C. 有嘉肴      有槁暴

D. 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观点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代文学家。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祗辱于奴隶人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B. 之不能尽其材                  不饱,力不足

C.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而两狼之并驱如

D. 之不以其道                    执而临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

3.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中等

(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活动。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请参加关于“和谐”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以下题目。

(1)探“和”之义。

读下列两则材料,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札记·中庸》

(2)写“和”之名言。

古人圣贤有很多关于“和”的名言,请你举出两句来。

(3)讲“和”之故事。

请讲一个“和为贵”的故事,可以是身边的事情,也可以是历史故事。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_________①_________;下联: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1547/24158) 首页 上一页 11542 11543 11544 11545 11546 11547 11548 11549 11550 11551 1155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