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白皙的皮肤,无论在什么场所,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 这两位孤独的老人在停车场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 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 他见到多年前的恩师,一直是颔首低眉。
|
|
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粗制____造 藏污纳____ _____寡欢 ____立鸡群 正____危坐 _____首低眉 无可____疑 然失色____ 广____无垠
|
|
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黝黑(yǒu) 滞留(zhì) 颔(hàn)首 B. 愚钝(dùn) 轩昂(xuān) 广袤(mào) C. 侏儒(rǔ) 炽热(zhì) 犀利(xī) D. 禁锢(ɡù) 锃亮(zènɡ) 尴尬(gān gà)
|
|
题目:美好的回忆 要求:(1)记叙自己生活、学习中值得回忆的、美好的事情。 (2)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信息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我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由此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 , 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神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原文有改动) (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__。 (2)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 (3)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叫“我”小名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 (4)文中第⑦节画线句“由此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中,“此”指的是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5)读完文章,你觉得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指的是________。
|
|
(一)散 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 lín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分qí ________ 水波lín lín 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3.第⑦段划线句属于________描写,在本文中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4.选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儿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B. “母亲”开始要走大路,后来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C. “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D. 本文揭示了温馨和谐、尊老爱幼的主旨。 5.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家庭,只要你用心观察,亲情无处不在,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要求:叙事表达亲情,语言表达流畅,30字以上,不得说散步)
|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课文选自《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①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翻译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4)阅读本文获得的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不断学习。 B.要勤于思考,大胆向权威质疑,求得答案,探求客观事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 D.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
|
默写 (1) ____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 (《宿新市徐公店》) (2)欲把西湖比西子 , ____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 (3)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 。 (《望岳》) (4)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5)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 (《山川之美》)
|
|
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 )(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B. 《凡卡》的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课文通过写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C. 《祖父与我》选自《生死场》,作者潇红,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的童年趣事,以作者的童心来体会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D. 《海底奇光》作者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文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 E.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
|
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作者儿时生活的。 B. 朗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这句话时,应用降抑调。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D.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对偶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