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本诗所描绘的景物特点 。 2.结合三、四两句诗,具体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春夜山中景物特点的?
|
|
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 (1)动物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和人类有着不解之缘。请阅读下列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汤姆想和她和好,又碍于面子不开口,于是忧愁苦恼,姨妈以为他生病了,拿他做试验体用各种土方治疗,给他喝药,汤姆把一只猫的嘴撬开,都让它喝了,猫神经亢奋,在屋里狂奔。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文中的她指的是谁?你能写出书中的另一个故事情节吗? (2)成语中的动物往往也寸步不离,如龙与虎,“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鸡和狗,“鸡鸣狗盗”“鸡飞狗跳”;仔细观察成语结构特点,你能写出一个与例句结构相似并含有狼的成语吗? (3)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虎妈”“狼爸”,人们从这些动物身上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等教育理念。如果你你的同学小明对狼爸的这种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打算如何劝说他父亲,让他改变对这位同学的教育方式呢?
|
|
默写 (1)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7)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古人在读书时很注重学与思的相结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教导弟子说:“ , 。”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难道不更应该如此吗?(《论语》八则)
|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扒烧整猪头”是淮扬菜系中久fù盛名的一道名菜,它瘦而不sè,肥而不nì,用筷子夹住猪头肉在陈醋里上下一蘸,再迅速入口,方能口舌生津,咀jué不厌。
|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的作品《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童话的特点就是通过想象和夸张来反映生活。 B.《以虫治虫》选自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C.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些散文都描绘出季节的千姿百态。 D.《蔚蓝的王国》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他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战争与和平》《罗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鲜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对于这一耸人听闻的行为,联合国表示强烈谴责。 B.对于期待已久的一个月放假时间,同学们喜出望外。 C.贵州“女愚公”率领村名用钢钎、锤子凿通了一条令大家茅塞顿开的出山隧道。 D.在2015年口碑最好的前十大动画电影中,《大圣归来》是入围的独一无二的国产动画。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之一,扬州一贯重视城市绿化和公园体系建设。 B.连淮扬镇铁路总长305公里,设计行车时速约250公里左右。 C.许多人虽然最终成不了作家,即使懂得欣赏文字,也是种无可言说的愉悦体验。 D.城市森林公园是天然的活氧吧,具有去除污染物、调节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马湖畔的屋主人的名字:朱自清、丰子恺、夏丏尊、弘一法师,辉耀了现当代文坛。 B.告别了,2015。告别,是为了更实实在在地生活,告别,是为了迎接崭新的未来。 C.如果你不去学习,不学会如何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智慧,哪里还能有争气的底气? D.一个“不小心”将钱包掉在地上,若无其事的离开,并用DV拍摄捡拾者的反应,这就是在国外盛行的“街头人性实验。”
|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柔嫩(nèng) 酝酿(niàng) 倔强(juè) 卷帙浩繁(zhì) B.倾诉(qīng) 御聘(pìn) 粗糙(cāo) 不悱不发(fěi) C.玫瑰(guī) 呜咽(yè) 晕圈(yūn) 锲而不舍(qì) D.撷取(xié) 绊倒(pàn) 贮藏(chǔ) 潜移默化(qián)
|
|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怕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连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相互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共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采,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