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二界沟之所以数百年来被人们公认为天然渔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B.睡前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这所中学为强化教学质量,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

D.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奇观红海滩与蓝色海面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叹为观止

B.运动会上,刘浩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C.王鹏荣获科技大赛冠军后,他的家长和朋友欢天喜地,弹冠相庆

D.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销声匿迹    月明风清    引颈受戮    进退维谷

B.迥乎不同    遍稽群籍    一丝不苟    格物致知

C.群蚁排衙    同道如砥    相得益彰    人情炼达

D.众目睽睽    一代天骄    长吁短叹   断章取义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视(chēn)  椎(jǐ)    红(yān)   (tì)

B.两(qī)     渎(zhì)  词(yú)    (xié)

C.耀(xuán) (zuī)  首(hàn)   笑(shěn)

D.丽(qǐ)     望(kàn)   (miǎn)  弱(léi)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痕 迹    

(英)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释】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并州,东汉州名,古时以产剪刀著名。

1.诗中的哪些景物体现了秋天的特点?

2.“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仁师至,悉脱去杻械,与饮食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  

延熹八年,征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释】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饮食沐(热水)                      B.少年勉以孝之训(兄长关爱弟弟

C.引克责(亲身)                        D.里服其不(通“较”,计较)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深足下忧之                     此可以援而不可图也

B.见父老慰农里之言               先帝不臣卑鄙

C.有人失牛者,就宽车中认之。     见渔人,大惊

D.在仓卒                         千里不敢易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

(2)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4.崔仁师与刘宽在品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①“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琅琊山”“琅琊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近日,安徽滁州为借《琅琊榜》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把本地琅琊山景区内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与此同时,秦朝时设立琅琊郡的山东临沂、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也加

入了争抢队伍。一时间多地争当“琅琊”,引来各方热议。

②这种借热播剧展开城市宣传的方式在营销学中属于“借势营销”。然而不是所有的借势都能成功,借势营销的出发点必须是正视客观事实,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事实上,滁州琅琊山本身的历史文化蕴涵足够丰富。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这里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反观《琅琊榜》,则是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虚构的一部电视剧。对于滁州来说,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把始建于明朝的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这种借势推广旅游资源的结果,很可能拥抱的是虚无,失去的是文化。

③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提升城市形象同样需要大力宣传。借势营销是营造声势的重要手段,但只有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种借势才会成为制胜之道。比如云南的中甸县,既拥有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又集藏、汉、纳西、彝、白等十几个民族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于一身,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长久以来,这里却因地处偏僻而闻者寥寥。2001年当地政府巧借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东方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给中甸县更名,大力宣传自身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使香格里拉市声名鹊起,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

④其实,盲目傍剧扬名还只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从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城市关注度,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正在侵染着本该被珍惜和保护的城市文化。而许多真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心有高标,方可致远。”这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文化建设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切忌好大喜功、盲目决策。

⑤“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鸟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无比渴求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的滋润,也无比受困于浮躁庸俗趁虚而入的烦恼。越是这样,我们越要珍惜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懂得并尊重文化规律,戒骄戒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告别文化干涸、

精神粗鄙、品位低劣的洼地,站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高地上。

1.文章开头引用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经典语句有何作用?

2.阅读第②③段,分析作者为何要列举滁州城与中甸县的事例? 

3.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些深刻的教训”是指哪些教训?结合全文,你认为怎样才能不让浮躁侵染文化“琅琊榜”?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选择最恰当的一则作为第③段的论据,并简述理由。

【材料一】 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南大庸县,拥有天门山、索溪峪、天子山等众多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但长期以来鲜为人知。1994年4月大庸县依托辖区内著名景区张家界,更名为张家界市。此后知名度飙升,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的行列。

【材料二】 四川灌县的都江堰由泰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著名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988年,为扩大影响,开拓旅游市场,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此后这里名声更盛,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1.阅读选文第三段至倒数第二段,说说母亲与“我”之间经历了哪些事?请分点加以概括。

2.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或带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3.“血红的头巾”在文中多次出现,有哪些作用?请分点回答。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的人物形象特点。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6604/24158) 首页 上一页 16599 16600 16601 16602 16603 16604 16605 16606 16607 16608 1660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