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次远行,行程中总有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储存在心间。它可能是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回成功的体验……,人生又是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即将升入初三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为充实文章内容,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
|
散文阅读与赏析 前方遭遇塌方 肖复兴 ①那一年秋天去九寨沟。路上,大家的情绪非常好,几乎一路都在唱歌,车厢里快成了音乐厅。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大轿子车,开车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成都小伙子,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稳地开着车。 ②黄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走着走着,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抬起头望望窗外,发现前面蜿蜒的山路上早已长蛇一般停了好长一串的车子。下车一打听,才知道前面的路因为大雨的缘故塌方了,路面一下子变窄了,而且非常滑。刚才,一辆卡车也掉了下去,幸好被半山腰的树卡住,人们正在搭救司机。大家都担心起来,今晚还能不能到达九寨沟呀? ③终于,前面的车子一辆辆蜗牛一样移动起来。等我们开到事故发生的地点时,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天彻底黑了下来,雨却没有停。车窗外,那辆卡车黑乎乎的,还卡在半山腰的树上。前面的路越发显得窄,大概只能够勉强过一辆车,又正好是一个拐弯,无形中增加了行车的难度。可怕的是靠近江边的一侧还有塌方,只要车轮稍稍打偏一点,车子就有可能一下子滑进江中。 ④司机停住车,打开车门,回过头说:“大家都下车吧,先走过去,在前面等我。”满车的人都乖乖地下了车,撑起了雨伞,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只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车子在开动之前,我犹豫了一下,下车还是下?……咬咬牙,我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司机回头叫我:“快下车!太危险!”我没下车,走到他的旁边坐下来。他看了看我,没再说话,只是伸出了手拉了拉我的手,他的手心里全是冷汗,我的手心也一样。 ⑤车子又启动了,方向盘在他的手中不停地急剧旋转着,脚不时地踩着刹车闸,车子像受惊的甲壳虫,不是在走,简直是在爬,在蹦,一步步小心谨慎地在蠕动,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出危险。尤其是过江边塌方的地段,司机把车紧紧地靠在山的一侧,车轮紧紧压在路边,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恶的怀中。我的心都要蹦出嗓子眼儿,连看都不敢看它了,现在再想下车都来不及了,豁出去了吧! ⑥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过这危险一关的,只觉得车子颠簸了一下,然后是一个转弯,就飞快地加速,箭一般蹿出了好长一段路。就听他一连串地按响了喇叭,又听见地上一连串的欢呼声。 ⑦那一晚大雨中的山道和江水,还有那辆轿子车和司机,实在是让我终身难忘。我不知道他后怕不后怕,在当时他的沉稳果断却是一车人所不具备的,一个人的性格可能会在平常琐碎的日子显现出来,一个人的品格却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现,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的底色。 1.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 2.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3.第④段中”……”处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答: 4.赏析下列句子。 (1)只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 答: (2)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恶的怀中。 答:
|
|
议论文阅读与赏析 习惯的力量 韩福翠 ①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②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③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继而形成稳定的习惯。 ④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追求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⑤我国南宋诗人陆游笔耕不辍,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其中他晚年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用“时间统计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在50余年间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 ⑥由此可见,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1.请概括出本文的论点。(不超过15个字) 答: 。 2.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告诉我们,习惯是怎样对人产生影响的? 答: 3.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
|
说明文阅读与赏析 城市绿墙 宋淑运 ①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可以减少噪声和降低空气污染程度,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②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③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00多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离马路必须超过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1.文章第②段画直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 答: 2.第③段“这个600多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中的“多”字为什么不能去掉? 答: 3.从全文看,“绿色围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用两个词概括回答。 答: 、
|
|
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赏析 圯①上老人 良②尝闲,从容步游下邳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摘自《史记》) 【注释】①圯(yí):桥梁。②良:张良。 1.下列句中的“以”与“父以足受” 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跪而拾之以归 B.吾欲辱之,何以也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考虑到对方岁数大了,张良起初才没有对他提出无理要求时打他。 B.老人一共考验了张良五次,只有第五次时,老人才感到满意。 C.老人将《太公兵法》给张良后,坚持当面讲解,张良获益匪浅。 D.文段想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忍让、守信是成就大事业必不可少的品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顾谓良田: ②因长跪履之: ③喜曰:“当如是”: ④与老人期: 4.翻译下列句子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
|
诗歌阅读与赏析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唐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阅读上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下列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一个“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 B.次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 C.诗的三、四两句是物象构成之境,描写了秋天雨后花尽、落叶满庭的景象。 D.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此诗正是一首情境交融的佳作。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乱”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1)尽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后来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人。 (2)“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 (3)这里的“朋”“友”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 (4)“朋友”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A.(2)(1)(3)(4) B.(4)(2)(3)(1) C.(2)(1)(4)(3) D.(4)(2)(1)(3)
|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情了人生的真谛。
|
|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同“饲”,喂养 C.故虽有名马:所以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