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与学校。
|
|
名著阅读 英国18世纪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名著___________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主人公的有趣经历展现了小说的童话色彩,不过,这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___________才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慧骃国(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 “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__________ 把火扑灭了。 格列佛在小人国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
|
|
一支金色的钢笔 (1)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2)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3)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4)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来源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5)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6)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7)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8)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9)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10)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11)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12)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13)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他的无人 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14)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 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15)“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16)“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17)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18)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选文有删改) 1.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并将((1)(2)(3)(4)处内容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2.小说题为“一支金色的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认为“金色”有哪几层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我”和“小男孩”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述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3.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课外文言文阅读: 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适幸及齐不死( ) (2) 封人怨之( ) 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 ( ) 例句:自鲁之齐 到,往。动词 A、乌封人跪而食之 B、如子之言 C、我且贤之用 D、辍耕之垄上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
|
|
文言文阅读。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拍影也。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只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按“叙事、写景、抒情”三个内容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用“|”标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
仿照下面的句子,把“人生”比喻成“大海”或“乐曲”进行仿写。 例句: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中新社香港10月13日电 “占中”非法集会持续超过两星期,香港警方13日在金钟、旺角等地展开清理“占中”非法集会所搭建路障的行动,已经成功重开7处路段,但多名“占中”示威者试图阻挠警方执法,并与反“占中”的市民有言语冲突。当日下午约2时,一批的士司机驾驶20多辆的士到金钟道要求重开道路,一边慢驶一边按响喇叭,声援警方执法,但却遭到“占中”示威者的无理辱骂。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大家都说那三个学校的领导的决策是对的。 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