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出自北宋_______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__》。 2.解释下句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
|
抗疫期间,在我们身边有无数默默奉献的逆行者,他们负重前行,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守护着岁月静好。请结合你的见闻感悟,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负重前行担道义; 下联: ________________。
|
|
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龚自珍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表现边关战场战斗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统领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
|
按要求填空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令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新;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和愁苦; ,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yōu扬…… (1)根据拼音“yōu”,填写汉字: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_改为_______。 (3)朗读有节奏,就是指语速的快慢变化。“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一句,朗读时速度要:________。 A、语速不变 B、语速逐渐放慢 C、语速逐渐加快 (4)“无奈和愁苦”是_________短语。 (5)请联系语境,在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
|
|
我们的生活,因有歌声而变得美好。歌声陪伴着我们成长,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姿。岁月如歌,人生如歌,我们在歌声中编织五彩的人生岁月。 请以“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或“歌声激励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用生命挽救危难中的孩子,我们为之鞠躬,警察用鲜血维护人民的利益,我们为之鞠躬……一粒平凡的种子竟顽强挤出石缝,一展风采,我们为之鞠躬,蝴蝶扇动翅膀竟能引起一场台风,我们为之鞠躬…… 你的人生经历中,肯定会有令你为之鞠躬的人或物,请以“向 鞠躬”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
|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 ,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分别写出(甲)(乙)两文的题目,(甲)文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 (乙)文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文的横线上,补写出原句。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夕日欲颓(__________) (2)从流飘荡(___________) (3)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4)疏条交映(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至)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6.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8.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即可看出。
|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纸化办公 ——言不由衷的“伪低碳” (1)再也没有了打印机吱吱吞吐纸张的声音,办公桌下方的废纸篓里也看不见揉成一团的废纸。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一场将纸张、笔、订书机等传统办公用品“赶”出办公室的无纸化办公潮流,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写字楼中蔓延。 (2)“无纸化办公”的提倡者们相信,这场办公室里的“革命”既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公司耗材与办公成本。同时,这一浪潮还得到了众多环保人士的支持,他们坚信,办公室里少用甚至不用纸张,能够以减少消耗的方式实现环保的目的,对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3)然而,他们也许忽略了,作为传统纸、笔的代替物,电子传媒工具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却是个环保“隐形杀手”。“无纸化办公”也许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绿”——企业为了确保内部沟通与对外联系不受影响,少用纸就等于要多用电脑、电话、数据中心等电子传媒工具。虽然不需要砍伐树木来维持这些设备的运转,但是,电不会凭空而来。 (4)这就造成了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局面——“无纸化办公”保护植被、净化空气,但为了供电要多烧煤,火电厂的排放物又让空气质量恶化。以美国为例,目前每年用来支撑电子设备、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约等于25000个家庭的用电总和。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二氮等大量有害气体,而排放这些有害气体则可能导致下酸雨,包括美国东北部和阿巴拉契亚山的红山林,都是酸雨的受害者。 (5)不久前,美国中部大西洋印刷制图协会开展了一场叫作“Print Grows Trees”的活动,试图证明合理利用打印机其实可以保护更多植被。为了抨击“无纸化办公”,他们提出了一项质疑:“开发矿山会不会毁绿?”实际上,在挖煤的过程中,不管是露天开采还是矿山开采,都会导致矿场附近植被遭破坏。据统计,每年为了满足美国国内的电脑、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的用电,大约要牺牲965平方千米的森林。 (6)除了能源消耗方面的“糊涂账”,在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无纸化办公”也面临着比传统办公用品更大的挑战。受“无纸化办公”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刺激,电子传媒工具始终不断被更新和淘汰,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目前全球电子垃圾的年均增幅约为4000万吨,增量惊人。数千万吨电子垃圾的堆积,背后是大量电能的浪费。据了解,每生产一千克塑料或金属零部件的耗电量,可供一台平板电视运行10个小时,而生产半导体部件所需的用电量,比传统零件还要高出许多。电子垃圾带来的更大的危险,还是其中所含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铅、铜、锡,有些还含有汞、铬等有害物质,会污染垃圾场附近的空气、水源、土壤,还会诱发附近居民出现各种炎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类癌症。 (7)对此,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绝对排除纸张、笔墨和打印机,并不能真正解决由此引起的环保问题,转变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8)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陈旧的木浆造纸的方法,应研发如何在生产纸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可再生原料和可再生能源,同时使用安全无毒并易分解的化学添加剂。其次需要改进的,是那种身材庞大、浪费油墨的打印机,提倡在办公室使用更环保,更小巧的便携式打印机。 (选自《文汇报》) 1.第1段加点词“几乎”能否省略?简要说明理由。 2.第3段中划线句中“绿”的含义是___________。 3.第4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无纸化办公是言不由衷的伪低碳的原因。 5.根据选文,解决办公室纸张、笔墨和打印机引起的环保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日5时电) 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稳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1.括号内的文字是这篇消息的部分,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导语部分是从“______到______”,导语部分交代了哪些记叙要素。 3.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并写出大意。 4.这则新闻的标题应该是: 5.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人以为新闻必须强调客观性,只能用事实说话,不应当发表议论,这种看法对吗?
|
|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①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批注①“扑扑身上的泥土”这个细节补写了父亲过铁道的艰难(或父亲不嫌脏不嫌累,突出爱子之情);“轻松”写出了父亲尽到自己责任后的那种满足、踏实的心情(或故作轻松,怕儿子担心,过意不去)。)过一会儿说: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批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符号法划分“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句子成分。 2.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质疑问难;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参照示例批注①,完成批注②。 3.“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 4.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