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他对我叙述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大事记感到十分惊讶。他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严重恶果。 (1)选段出自名著《____》,选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 (2)请从“他”对“我”国历史的评价进行分析,“他”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
|
|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孝敬”是国家之法,也是个人之律。先说孝。孝者,善之基石。______。对待老弱病残,眼里不斜视,心里不轻看,是“敬”的起始;面对庸人俗事,脚下不趋炎,嘴上不附势,则是“敬”的延续。平等相待,才是最质朴的“敬”的姿态。 ①那便如树之没有根须,水之没有泉眼 ②再说敬。敬老扶弱,应是人的本能和天性 ③有道是:“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对长辈不尊敬 ④扶弱,需要随时为弱者助力,给弱者递上自己物质和精神的“拐杖” ⑤敬老,需要时刻为老人着想,把老人视为自己眼里和心里的“座上宾”
|
|
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①阅读不同于浏览,阅读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净化心灵境界。一个人能坐下来看一个小时书,是需要安静的,代表了他的一种生活境界,除了增加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外,还会引人深入思考。②所以,我们要在全社会创立一种读书的氛围,鼓励大家坐下来多读书,特别是要完整地读一本书。③既然是读电子书,也要尽可能完整地读,因为随便翻两页的阅读,无助于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难以深入思考。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教我总结数学卷子,建立做题模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B. 志愿者们耐心解答每一位客户的咨询问题,尽力做到安全用电常识家喻户晓。 C. 做练习题若不注意消化吸收,只是一味地贪多求快,轻易重难,则会劳而无功。 D. 小时候,我很崇拜自己的父亲,觉得他无所不为,只要我搞不定的事情,他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并改正。 (1)斧凿 言简意该 错综复杂 推陈出新(____) (2)含蕴 浮光掠影 一愁莫展 载歌载舞(____) (3)竣工 肃然起敬 寸积铢累 鞭僻入里(____) (4)吝啬 矫揉造作 融汇贯通 迫不及待(____)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譬如(pì) 滑稽(jī) 饶舌(ráo) 远瞻(zhān) B. 犀锐(xī) 焙烧(péi) 纷纭(yún) 卓著(zhuó) C. 蓦然(mò) 俨然(yǎn) 晦塞(sè) 凋谢(diāo) D. 嬉笑(xī) 浩劫(jí) 烦琐(suǒ) 囊萤(náng)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②可以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 2.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3.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4.第③段的描写小男孩的语言非常传神,请分析其妙处。 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③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④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⑤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不舍得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裸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⑧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⑨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2.第②段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3.第⑧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作者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 而用《合欢树》为题?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耳传书 陆机家有犬,甚爱之,名曰“黄耳”。后机至洛,戏语黄耳曰:“家中久无信至,汝能往取信否?”犬摇尾作声。机以信置竹筒中,系犬颈上。去一月而返。机视之,得家信。其后遂常使此犬传信。犬死,葬之,名之以“黄耳冢”。 (选自《晋书》,有改动)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洛:洛阳。冢:坟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差可拟: (2)期日中: (3)甚爱之: (4)机以信置竹筒中: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之:陆机家有犬,甚爱之/犬死,葬之 ②以:机以信置竹筒中/名之以“黄耳冢” A. ①相同,②相同 B. ①相同,②不同 C. ①不同,②不同 D. ①不同,②相同 3.翻译下列句子。 (1) 白雪纷纷何所似?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其后遂常使此犬传信。 4.陆机得爱犬“黄耳”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