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φ(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 △H>0 B.图中Z的大小为 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
|
2015年中美专家研制出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分别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用AlCl4-、A12C17-和有机阳离子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 Cn+ AlCl4--e-= Cn AlCl4 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 Al-3e-+7 AlCl4-===4A12C17- D.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
|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电极IV→A→电极I B.电极I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II逐渐溶解 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
|
|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正确的是 A.由TiO2制得1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NA电子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 C.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D.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
|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汽,其中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Y为钇)的ZrO2(Zr为锆)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若以丁烷(C4H10)代表汽油,总反应为2C4H10+13O2=8CO2+10H2O。有关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O2——52e—= 8CO2+10H2O B.O2—向负极移动 C.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4e—+ 2H2O= 4OH— D.丁烷在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
|
|
如图,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
|
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n。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nO2+2nH2O+4ne-=4M(OH)n D.在M—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
|
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反应的△H=E5-E2 B.由X→Z反应的△H<0 C.增加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
|
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 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
|
|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 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2O(g) ===CO(g)+ 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 H2O(g)===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ΔH3=74.8kJ·mol-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