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2 mol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NA

B.12.8g Cu与足量HNO3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 NA'

C.1 mol C3OH62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91 NA

D.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NASiO2个分子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地球上CH4、CO2等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能源消耗、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积极开发风能发电和水力发电。

B.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积极开发半导体节能灯具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某有机物A为烃类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D、E的结构中均含有2个甲基,且核磁共振氢谱都有4个峰。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的分子式为      ,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I的反应条件为      ,Ⅲ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反应Ⅳ中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②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且两种水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生产粗铜的反应原理如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已知在反应①、②中均生成相同的气体分子,该气体具有漂白性。请分别写出反应①、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2)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硫、氧元素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3)反应①和②生成的气体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4)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做了一组实验,CuSO4溶液中加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再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的原因      ;在该晶体中存在化学键的种类有     

(5)Cu2O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Cu2O的密

度为      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要精制,如果不经过精制,对SO2催化氧化的影响是     

(3)硫酸工业是一种易造成多种形式污染的工业,工业上常采用氨—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对矿渣的合理利用方法是     

(4)某工厂用500t 含硫量为48%的黄铁矿制备硫酸,若在沸腾炉中有2%的FeS2损失,在接触室中SO3的产率为96%,则可得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t。

 

(15分)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等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验证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      ,B连      (填接口字母)。

(3)乙装置中X试剂可以是      ,丙装置中Y试剂的作用是     

(4)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将w g CuO置于硬质玻璃管中,足量的H2与之充分反应后,按以下两个方案测得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

         方  案

质  量

方案一

方案二

U型管+固体

硬质玻璃管+固体

反应前质量/g

a

c

完全反应后质量/g

b

d

       你认为方案      较佳,另一个方案得到的Cu的相对原子质量会      (填“偏低”、“偏高”)。按较佳方案计算,得到Cu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分)

       (1)反应Fe(s)+C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说明: 6ec8aac122bd4f6e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①反应 CO2(g) + 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g) + H2O(g) △H ,平衡常数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

CO2(g) + 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 v(H2O)                      D.c(CO)= 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      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说明: 6ec8aac122bd4f6e增大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14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分子含18个电子,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1)组成单质A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2)化合物H的电子式为     

       (3)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G与氯酸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5)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写出F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常温下,向20m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 mol·L1

              B.b点表示的溶液c(CH3COO) > 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b、d点表示的溶液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相等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56092/62109) 首页 上一页 56087 56088 56089 56090 56091 56092 56093 56094 56095 56096 560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