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普罗塔格拉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性质形态都是相对的,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知识就是感觉,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的这一思想

A.注重道德自觉与社会和谐 B.奠定了希腊民主制的基础

C.强调了个人的价值与理性 D.成为当时社会阶层的共识

 

1956 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色是

A.巩固国防满足冷战的需要 B.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并举

C.追求科技发展的高速发展 D.科技发展由政府主导布局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近代史思想史专家华兹认为:中国近代史上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同时出现的事实,说明它们是在许多共同观念的架构里运作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热情 B.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情

C.都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旗帜 D.都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五四运动后,各种社会改良思潮的形成、发展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社会主义的印迹。下表反映的是当时有关中国历史走向之争,由此可知他们都

人物

相关主张

梁启超

张东荪

一方面口头上承认“资本主义必倒,社会主义必兴”,另一方面又从所谓国情出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开发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毛泽东

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因而我们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

 

 

A.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

B.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性

C.印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代表着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发展方向

 

从鸦片战争到 1895 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 B.洋务派忽视技术人员的培养

C.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D.洋务派只注重发展军事工业

 

1833 年,江苏发生严重水灾,林则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强调“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只有“纾民力,培元气”,才能“安贫保富”。这体现了林则徐

A.“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 B.“师夷长技”的国家意识

C.“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 D.“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曾记述了这样的情节:老仆阿寄通过经商获利,重振祖母家业,且勤谨自守,获得了乡人的尊重,还获得朝廷的旌表。该历史情节表明

A.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B.古代取仕途径日趋多元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市民文化成为时代潮流

 

李贽在《又与焦弱侯》中写道:“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种,所挟者重,所得者末。”这反映了李贽

A.对传统经济思想观念的反思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C.同情最低层民众生活的疾苦 D.冲破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下表是先秦至宋代一些杰出思想家的代表性主张。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表现形式

孟子

“四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董仲舒

“五常”

仁、义、礼、智、信

宋代理学家

“四德”

忠、孝、节、义

 

 

A.推动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多元化 B.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人伦价值

C.意在弥补传统儒学文化的缺陷 D.改造儒学以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 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

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 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73/68464) 首页 上一页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