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 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 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C. 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D. 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这反映出当时

A. 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B. 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

C. 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

D. 思想家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它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这部著作应是

A. 《诗经》

B. 《离骚》

C. 《逍遥游》

D. 《庄子》

 

路德认为,教士的布道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神圣所在。最高的权威是《圣经》本身。世俗之人完全可以通过直接阅读《圣经》而同上帝沟通。路德的观点

A. 打破了教会的权威

B. 揭穿了赎罪券的谎言

C.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促进民族国家兴起

 

伏尔泰与卢梭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两人的一些主张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是否主张天赋人权

B. 是否反对财产私有

C. 是否反对君主制度

D. 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 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 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 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题文)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 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 适应皇权的需要

B. 倡导重德修身

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 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 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

C. 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

D. 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432/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427 19428 19429 19430 19431 19432 19433 19434 19435 19436 194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