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早期,中国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 B. 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 中欧间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D. 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
|
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产阶级学生群体中流行“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的说法,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以上现象说明上海 A. 成为全国时尚中心 B.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C. 学生普遍崇洋媚外 D. 西式生活方式发展
|
|
下表为近代山东乡村经济的调查记录。据此推断,当地
A. 手工业逐步近代化 B. 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 农业生产收益下降 D. 农村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
|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多的国家愈加重视本国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维护。为此,很多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力求把某些重要原料掌握在本国政府手中。这说明 A.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加大 B.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C. 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反对合作 D. 抢夺资源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
|
|
斯大林说过,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为此,苏联 A. 实行了五年计划 B. 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
|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由此可知,当时的德国 A. 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力 B. 联邦议会拥有绝对的立法权 C. 资产阶级民主的虚拟性 D. 君主专制下君主可以肆意妄为
|
|
苏格拉底认为研究自然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于是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这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 A. 注重对人性本身研究 B. 重视伦理道德建设 C. 倡导人独立理性思考 D. 反对自然哲学研究
|
|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本因素是 A. “左”倾错误的泛滥 B. 经济建设经验的缺乏 C. 国际环境的恶化 D. 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
|
|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这一方针制定的依据是 A.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B. 国共两党关系的改善 C. 国外援华力量的发展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
1895年严复发表了《救亡决论》,首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救亡”成为以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救亡”口号的提出,反映了 A. 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社会矛盾完全变化 D. 统治阶级自我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