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认为没有任何事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质疑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品行;他论及国王和贵族时态度轻蔑,同时批判言论众多。这反映出他对启蒙运动观念的贡献在于

A. 敢于挑战权威

B. 理性地思考社会发展规律

C. 倡导平等博爱

D. 以激进行为唤醒社会良知

 

历史学者陈乐民认为“把雅典的民主制度总结出来,就是主权在民,轮番为治……召开公民大会说选谁,谁就被选上。那时候的选举是非常粗糙、非常原始的。”陈乐民意在强调古雅典的选举

A. 保证了全体居民参与国家管理

B. 维护了公民平等的社会地位

C.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公正无私

D. 忽视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中共中央某某决议规定:“根据土地质量评定入社土地的产量,规定土地报酬和劳动报酬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肯定社员的少量自留和其他分散的林业、鱼塘等分散的生产资料属于社员所有。”该决议适应了

A.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需要

B. 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需要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需要

 

1926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指出,目前“最主要的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怖而日渐向右”,这“是被破裂般联合战线及国共两党关系之主要原因”。这一判断

A. 符合国民革命形势的实际

B. 是党内右倾思想的具体表现

C. 最终导致国共关系的破裂

D. 对国民革命的失败有所反思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丝、棉花和大豆等商品的出口量有了较大增长。洋货进口也不断增加,深入农村的主要是洋纱、洋铁、洋油和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是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传统手工业的商品。这反映出

A. 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B. 自然经济对列强侵略的抵制作用趋于消失

C. 民众生活方式发生巨变

D. 外来经济侵略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代文人徐渭说:“乾之健也,天之命也,人心之惺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己者也。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今夫目之能视,自然也,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由此可见徐渭

A. 反叛儒家伦理道德

B. 恪守陆王心学的主张

C. 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D. 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权

 

据《宋史·地理志》载,北宋末年汴京人口已达26万余户。按每户五口计,人数应在130万以上。另据《都城纪胜·坊院》载,仅南宋临安城就有“百万余家”,“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面,数日经行不尽。”上述现象反映出宋代

A.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城市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题文)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霍光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

史料

出处

(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遂匡国家安社稷

东汉·班固著(汉书》

霍氏之贵,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

东汉·王符著《潜夫论》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延,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

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A. 霍光曾一度把持西汉的朝政

B. 相关记载均存在虚构成分

C. 汉代由外戚决定皇帝的废立

D. 相关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

 

《荀子·富国》云:“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由此可见

A. 粮食作物的品种已十分丰富

B. 小农经济已成为农业经营的基本模式

C. 精耕细作技术已有较大发展

D. 政府的经济政策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材料二

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

——摘自《张学良口述》

材料三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1)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援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878/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873 24874 24875 24876 24877 24878 24879 24880 24881 24882 248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