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018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 A. 人地矛盾的显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稻麦种植的减少 D. 技术交流的增加
|
|
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唐代骆驼却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都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这种变化是由于唐代 A. 艺术风格注重写实 B. 深受游牧文化影响 C. 社会风气更加开放 D. 对外交流日益加强
|
|
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A. 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 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C. 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D. 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
唐初禁止在籍户口逃亡,凡亡者“一日笞三十,十日加一等”;开元九年,朝廷规定,逃户自首者可以选择就地附籍,免除其6年的租调和徭役。这一调整 A. 赋予农民自由迁徙权 B. 有利于保障赋税收入 C. 推动租佃关系普遍化 D. 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
|
|
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 监察制度不断发展 D. 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
|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
|||||||||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
|||||||||||||||||
下表是古籍中涉及大秦(罗马帝国)的部分记载。据此判断,汉魏时期
A. 海陆交通都可到达大秦 B. 中国与大秦直接往来频繁 C. 中西方交往以海路为主 D. 史籍对大秦已有详尽记载
|
|||||||||
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黥为城旦春。”(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春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 厉行轻罪重罚 B. 保留原始习俗 C. 条文细细密完备 D. 维护伦理秩序
|
|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