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这段材料说明 A. 日本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 C. 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 D. 政府扶植
|
|
明治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 废除身份制度实行形式上的平等 B. 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C. 殖产兴业 D.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
|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废藩置县 B. 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 实行征兵制 D. 发展近代教育
|
|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
|
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在后来的改革中,起到这种作用的措施是 A. 殖产兴业 B. 文明开化 C. 废藩置县 D. 四民平等
|
|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A. 议定关税 B. 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 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
|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 使农民获得了自由 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 废除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
《欧洲史》记载:“1861年3月3日的皇帝告示使一直为农奴的农民获得自由。他们在法庭上得到了平等,但土地仍属于村社。告示使农民非常不满,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 是一场欺骗,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是一场掠夺,造成了社会的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不断强化 D. 造成了社会分化,实际上培育了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
|
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 A.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 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D.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
|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