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代表当时生产技艺最高水平。
|
|
西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
|
商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
|
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于 A. 天津 B. 台湾 C. 广州 D. 哈尔滨
|
|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 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 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
|
抗战胜利后,在国民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B.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 官僚资本的压迫 D. 繁重的苛捐杂税
|
|
从1885年到1892年,清政府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中体现“求富”思想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福州船政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天津机器制造局
|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目的是 A. 提倡在中国发展实业 B.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C.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抵制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利权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其主要特点有 A. 以军事企业为主 B. 采用机器生产 C. 自给自足 D. 没有雇佣劳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