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 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 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 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

B. 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C. 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

D.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这则日记可能写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西安事变时期

C. 重庆谈判时期    D. 北平和谈时期

 

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A. 中日邦交正常化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打开

D. 中苏关系改善

 

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A.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宋初所创官职职责之一是“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该官职是

A. 参知政事

B. 通判

C. 枢密使

D. 知州

 

与秦朝三公九卿制相比,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

①以三省取代了三公职权

②完整的相权已被分割

③中央具体职能部门有所减少

④监察权和军权下放到部一级的职能部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明治维新是日本实现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治家们在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领域中也都明确规定了国家和人民之间“各得其所”的义务。其整体安排与美国、英国迥然不同,以至我们常常忽略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其上层阶级拥有强有力的指挥权,无须听从公众舆论的指挥。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材料二对东方,我们乃西方文明之说明者;对西方,我们乃东方文明之代表者……此乃我国国民之理想,日本帝国之天职也

——(日)大隈重信《新日本论》

材料三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象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占据这块空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化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治家们设计的现代化管理国家机制中“其上层阶级拥有强有力的指挥权”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隈重信认为“对东方,我们乃西方文明之说明者”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明治维新在实现和治理国家现代化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一致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并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石曰:“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又为旗鼓变其耳目,渐与约免税,上番代巡检下兵士,又令都副保正能捕贼者奖之,或使为官,则人竞劝,然後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

——司马光《司马光集》卷60

材料三: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于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宋史·梁焘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保甲法是针对北宋存在的哪些问题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甲法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制定青苗法的初衷。

(3)据材料二,三,请就如何有效推行变法措施谈谈你的看法。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18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184 26185 26186 26187 26188 26189 26190 26191 26192 26193 261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