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元前123年的《阿西利亚法》,凡外国人告发罗马官吏的贪污受贿而使之定罪的,可奖赏告发者以罗马市民资格,该材料主要说明 A. 罗马国家权利的随意滥用 B. 罗马法权利主体的不断扩大 C. 罗马平民权利的不断延伸 D. 罗马法的正义、公平、权威
|
|
1917年,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
有一同学进行欧洲共同体的研究性学习,使用了下面一张图片作为研究的资料。下列是他研究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欧共体是欧洲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联合体 B. 欧共体成立时英国尚未参加 C. 法国在欧共体的成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D. 欧共体的发展壮大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叶剑英同志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叶剑英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让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容置疑。他还提出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地搞上去。在担任人大常委的工作中,主持通过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80年代,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这种思路,并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统一的精神基石,唤起人民对祖国的热爱。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叶剑英委员长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九点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陈弘君《叶剑英对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简述叶剑英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剑英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特点,并分析其对祖国统一的意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时欧洲和亚洲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租借法案》的意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人,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子产当政后积极改革,首先改革田制,取消井田制,承认私田归个人所有;对下层人民的管理上,将居民编成“什伍”制,削弱了领主对农奴的控制权,促进农奴向自由民转化;军事改革方面,国家用统一征收的丘赋购置军需物资,军队归国家统一管理,平民同贵族一样要交田税、军赋,改变了过去战时兵力从领主那里征用的方式,使贵族失去了对平民的控制权。春秋时期,诉讼案件的判定几乎以执政者的主观判断为标准。为改变这种状况,子产将有关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在外交方面,子产通过努力为遭受晋、楚两国压榨的郑国争取到了“轻赋”,提升了郑国在诸侯国中的威望。 ——王新利《春秋贤相子产的弱国强政之道探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子产改革的意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该书沿用了将世界划分为不同文明的历史编纂法,但是他的着力点并不在于描述各种文明的兴衰,而在于说明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各个文明的变型。 围绕材料,结合中西方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宋之后,“盐茶”专卖取代了“盐铁”官营,茶叶成为国家战略物资,通过以茶易马,即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供给,从某种意义上,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明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在产茶区设置茶课司,还建立茶叶的专卖制度,商人贩茶,必须持有“茶引”或“茶由”,“私茶出境者斩”。 ——杜君立《历史的慰籍》 材料二:1517年,最早来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将茶叶带回欧洲。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中国茶叶大量出口英国,英国为了扭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同时,从中国引种,在其殖民地试种茶叶……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并通过铁路、轮船运至目的地,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且主要靠人力挑运至通商口岸……茶叶生产国的茶叶被英美等国家廉价收购,并加以包装宣传,售以高价。1886年以后,中国茶叶贸易终于衰落下来。 ——据盛敏等《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初茶叶贸易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以来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
下面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这反映了 A. 发达国家依然占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 B. 国际贸易总量逐渐增加 C. 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D. 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
|
|
20世纪以前的历史著作每当论及美国,都赋予赞歌般的评价,历史研究者们相信宪法是美国全民的杰作和天才创造;20世纪初,历史学家认为关于召开制宪会议的提议,并未经过直接或间接的人民表决,大量没有财产的人民始终未曾参与制宪的工作。据此可知 A. 历史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 B. 多角度客观的反映了历史事实 C. 美国宪法本身具有多样性 D. 刻意追求历史结论而进行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