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对下列柱状图反映出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俄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B. 俄国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C. 俄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制度方面

D. 俄国的落后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某班同学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

B.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

C. 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D. 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矛盾有

①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教权的矛盾

②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③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A.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A. 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 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募役法

D. 免役法、更戍法

 

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 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 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D.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魏征服中原时,遇到了许多豪强地主建立的“坞堡”,它们“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并拥有武装。面对这种情况,北魏统治者采取的策略是

A. 铲平豪强地主,消灭割据隐患

B. 实行宗主督护,构建基层政权

C. 广泛发动农民,消灭豪强地主

D. 严令地方官员,孤立豪强地主

 

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A. 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 推行均田制

C. 设立三长制

D. 推行新的租调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80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798 28799 28800 28801 28802 28803 28804 28805 28806 28807 2880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