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秦人素来骠悍    B. 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 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 变法使秦国军事力量强大

 

下列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的实力

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梭伦实行的这场改革,实质上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为日后民主政治发展的先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以财产关系完全代替血缘关系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D.建立百人议事会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的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④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

A. 中庸和不偏不倚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 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欺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抖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2)材料二中张之洞分别评价了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显现出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朝中后期,在复兴古学(经学)的潜流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文化观念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基础,但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而若没有这些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这点却被我们最广大的人们所忽略了。由此以后……都不断地遭到挫败,这实在不能说是没有其深刻原因的。

——刘惠君《试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典型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

(2)材料二中“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实学思潮”在近代又先后增添了哪些新内容和新发展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都不断地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试结合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的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804/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799 28800 28801 28802 28803 28804 28805 28806 28807 28808 2880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