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农作物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经济作物无论种茶、种棉、种植甘蔗、栽桑养蚕均产量高于唐,生产分工也很仔细。而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宋朝较唐朝农业更发达的原因主要

宋朝政府注重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引进

宋朝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工具的改进

宋朝税收制度和土地制度的调整

宋朝社会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据下面表格推断正确的是

中历

公历

江南地区人口总数

西汉元始二年

2年

2507188

东汉永和五年

140年

6294801

唐天宝元年

742年

10579726

宋崇宁年间

1102~1106年

14580885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35987111

 

 

A. 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安史之乱对南方人口影响甚微

C. 玉米传入中国养活了众多人口

D. 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推动南方人口增长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 自然环境

B. 民族差异

C. 生活方式

D. 需求差异

 

下列表格是关于我国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此表能够直接说明

A. 长江流域人口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

C. 唐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出现了倒退

D. 人口密度的增长得益于国家统一

 

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 《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

B. 《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认识准确

C. 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

D. 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 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B. 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C. 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    D. 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

A. 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 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 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 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A.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 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 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 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 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 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 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A. 古代时期,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B.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

C. 15英寸等雨线是导致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D. 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比较发达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0183/68464) 首页 上一页 30178 30179 30180 30181 30182 30183 30184 30185 30186 30187 301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