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
|
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A. “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 B.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 C. 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D. “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
|
|
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
|
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天演论 C. 相对论 D. 加速度定律
|
|
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 “民主共和” B. “革命统一战线” C. “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 “工农武装割据”
|
|
(题文)《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 倡导民主科学 B. 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 反对愚昧迷信 D. 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
|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 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 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 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
|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
|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
|
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 《抱朴子》 B. 《武经总要》 C. 《萍洲可谈》 D. 《梦溪笔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