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A. 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 B. 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 C. 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 D. 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
|
|
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规定:“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以便组织生产。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按资产量确定补偿数额”。这项措施 A. 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 B. 没收了部分私人资本 C.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 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
|
|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 ) A. 彰显资本主义民主原则 B. 保留本国旧专制残余 C. 避免行政权力过于集中 D.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②形成初、中、高三级国民教育体系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首次提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
|
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述法律 A. 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B. 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 D.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
1980年4月8日,人民公社的牌子首先在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乡(现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被摘下来。它反映了 A. 向阳乡人民率先解放思想 B. 农村基层的政治体制改革 C. 广大农村加速城市化进程 D. 中国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
|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 A.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 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C. 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 D. 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
|
《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 B. 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 C. 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间力量 D. 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
|
|
1787年,汉密尔顿说:新宪法的支持者是“商事行业的美好意愿……(他们需要一个政府)有能力管制、保护和扩展联邦的商业”。这说明1787年宪法 A. 确立了美国的邦联政治体制 B. 反映了美国面临着经济困境 C.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D. 体现了美国各种势力的妥协
|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材料中“地上的平衡”是指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C.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