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普罗泰戈拉

C. 卢梭

D. 但丁

 

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④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代表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有

A.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孔子:“克己复礼”

C.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 董仲舒:三纲五常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 孔子、孟子、荀子

B. 程颢、程颐、朱熹

C. 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有一图是一幅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人物肖像画,画中人物表情严肃冷酷给人一种威慑感,这位人物对应的思想派别最有可能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如果你生活在西汉时期,有可能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是

A. 听孔子讲学

B. 在太学里学习“五经”

C. 在书院里听“二程”兄弟讲授理学

D. 接受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发明本心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 《诗经》

B. 《春秋》

C. 《韩非子》

D. 《礼记》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491/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486 35487 35488 35489 35490 35491 35492 35493 35494 35495 354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