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不实用的美丽艺术品 B. 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 C. 美国联邦宪法具有明显局限性 D. 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
|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 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 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 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 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引自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材料二引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这是由于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面引起的辩论?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观点有何不同? (2)对材料一中“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如何理解?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准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士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扩大在战路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还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经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临时政府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來,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材料五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立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外政策的基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2)“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毀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致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三8月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6万人,伤者10万余人,而伤者亦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 请回答: (1)在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论点? (2)你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 (3)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感望,它们建议甚至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竞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困政府的答复文 请回答: (1)德国提出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引用有关文字加以说明。 (2)双方对当时一战的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请说明理由?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一问题?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和平是恐怖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此话生动地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恐怖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 B. 脆弱的和平会被恐怖所打破 C. 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 核武器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
|
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相南坎次郎的信中说:“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五年计划未完成,支那统未达成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经营30年之满蒙。”该信应写于 A. 1928年12月28日之前 B. 1931年9月18日之前 C. 1936年12月12日之前 D. 1937年7月7日之前
|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 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
|
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 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的 B. 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 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 D. 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