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的诗歌说法正确的是 A. 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 B. 作品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开创了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C. 杜甫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 D. 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又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史者之勿贪,不可得也。”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 A. 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 从严治吏,消除贪腐 C.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D. 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
|
汉代以前,绘画的主要功能是“善以示后,恶以戒世”的图示宣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畅神”“怡情”逐步成为绘画新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描绘爱情、文士才情性貌的作品。导致这-变化的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渗透到艺术领域 B. 绘画功能由政治转向审美 C. 绘画艺术的自发意识形成 D. 士人群体形成和个性觉醒
|
|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 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 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 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
|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木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材料说明黄宗羲 A. 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B. 规划了末来民主制度蓝图 C. 开启了现代民主思想先河 D. 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
|
南宋时期,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等。葛兆光先生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家礼》。”这最能反映 A. 理学的核心是礼教 B.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C. 理学思想的生活化 D. “知行合一”的必要性
|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
隋唐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佛经;唐朝皇帝追尊老子为祖先,玄宗亲注《老子》,下令所有人家必须家藏一本,开元二十年还以老庄列文取士。这表明此时 A. 佛道二教实现良性融合 B. 道教思想社会基础牢固 C. 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D. 政治权力影响思想传播
|
|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
|
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体现了儒学( ) A. 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B. 已经形成完整思想体系 C. 借助礼乐教化百姓 D. 利用伦理维护统治秩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