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中国科学报》在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时发表文章指出:“回顾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目的具有共同性

B. 内容具有广泛性

C. 过程具有曲折性

D. 影响具有渐进性

 

1949年,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毛泽东对此做出批示:“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鹰厦铁路的修建通车说明了:

A. 全国政协会议发挥了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积极作用

B. 中央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促进了福建地方经济建设

C. 铁路建设工期过短,犯了盲目求快的“左”倾错误

D. 福建成为过渡时期我国铁路建设成就最大的省份

 

1914年,袁世凯颁布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政府1923年、1925年先后制订了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C. 缺乏实行宪政的社会环境

D.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

A. 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    B. 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 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D. 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A. 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 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 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

A.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 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C. 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D. 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材料四: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答,4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1)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

材料二: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材料二中两人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 拥有教育权

B. 获得劳动权

C. 争取人身自由权

D. 享有政治参与权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799/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794 35795 35796 35797 35798 35799 35800 35801 35802 35803 3580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